诗句

“不禁花恼曲江头”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不禁花恼曲江头”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jīn huā nǎo qǔ jiāng tó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不禁花恼曲江头”全诗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不禁花恼曲江头

不禁花恼曲江头,欲对清尊舞沐猴。
留得春红撩客恨,争如庭草解忘忧。


赏析


诗词:《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李弥逊

中文译文:
不禁花恼曲江头,
欲对清尊舞沐猴。
留得春红撩客恨,
争如庭草解忘忧。

诗意:
这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之一。诗中通过描绘花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慨。诗人在曲江头看到花朵不禁感到恼怒,心中有一种欲望,希望能够与花朵进行对话,与花朵一起舞动沐猴。然而,尽管春天的花朵美丽如红色的丝线,但它们仍然无法解除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愁,无法使他忘记自己的苦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花朵是一个象征,代表着美好和愉悦的事物,而诗人则是一个在纷繁世事中感到困扰和痛苦的人。诗人希望通过与花朵的互动,通过舞蹈来寻找一种解脱和放松的方式,但最终却发现花朵无法真正解除他内心的痛苦。诗人用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深的印象。

这首诗的意境较为抽象,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矛盾。诗中的对话和舞蹈意象,突显了诗人对于解忧放松的渴望,但最终诗人意识到外在的美好并不能真正解决内心的痛苦。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韵律,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困境的思考和感慨,给读者带来一种深深的共鸣。

“不禁花恼曲江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wáng cái shǎo shī zá huā wǔ shǒu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

bù jīn huā nǎo qǔ jiāng tóu, yù duì qīng zūn wǔ mù hóu.
不禁花恼曲江头,欲对清尊舞沐猴。
liú dé chūn hóng liāo kè hèn, zhēng rú tíng cǎo jiě wàng yōu.
留得春红撩客恨,争如庭草解忘忧。

“不禁花恼曲江头”平仄韵脚


拼音:bù jīn huā nǎo qǔ jiāng tóu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