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夜来时候”出自宋代周紫芝的《好事近》,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hái shì yè lái shí hòu,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还是夜来时候”全诗:雨后欲斜阳,红满井梧风叶。
还是夜来时候,共小轩明月。
不关纤手与调冰,消除这些热。
自是月娥肌骨,似玉壶香雪。
《好事近》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紫芝。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后欲斜阳,红满井梧风叶。
After the rain, the setting sun slants, casting a red glow on the leaves of the wutong tree near the well.
还是夜来时候,共小轩明月。
It's still the time when night falls, and together we enjoy the bright moon in the small pavilion.
不关纤手与调冰,消除这些热。
It matters not whether your hands are delicate, nor does it cool down the passion between us.
自是月娥肌骨,似玉壶香雪。
It is simply that the moon's beauty is akin to the smoothness of your skin, as pure and fragrant as snow in a jade pot.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后夕阳的景象,以及作者与他人共赏明月的情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作者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诗的开篇描绘了雨后夕阳的景色,斜阳映照下红满井梧的风叶,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到夜晚,描述了与他人共赏明月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享受。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热情和追求。他表明了爱情与美的关联,认为纤手与调冰并不重要,而是真情实感才能消除内心的热情。最后,作者以月娥(月亮仙子)的形象来比喻美丽的人,将她的肌肤比作玉壶香雪,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情感之间的联系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爱情和情感的思考。这首诗词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情感和艺术才华。
hǎo shì jìn
好事近
yǔ hòu yù xié yáng, hóng mǎn jǐng wú fēng yè.
雨后欲斜阳,红满井梧风叶。
hái shì yè lái shí hòu, gòng xiǎo xuān míng yuè.
还是夜来时候,共小轩明月。
bù guān qiàn shǒu yǔ diào bīng, xiāo chú zhèi xiē rè.
不关纤手与调冰,消除这些热。
zì shì yuè é jī gǔ, shì yù hú xiāng xuě.
自是月娥肌骨,似玉壶香雪。
拼音:hái shì yè lái shí hòu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六宥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
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无豫章生硬之弊,亦无江湖末派酸饀之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其诗在南渡之初,则特为秀出,足以继眉山之后尘,伯仲于石湖剑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