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召三辞宁自刎”出自宋代徐钧的《白起》,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zhào sān cí níng zì wě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三召三辞宁自刎”全诗:投降赵卒本求生,坑后谁人不死争。
三召三辞宁自刎,邯郸料不再长平。
《白起》是宋代徐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起,曾是赵国的将领,由于赵国败亡,他投降了敌军,只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但即使在被坑杀之后,谁能不为了生存而奋斗呢?他被三次召回国家担任重要职务,却三次辞绝,宁可自刎而死。他曾在邯郸作战,但那里再也无法重现长平之战的胜利。
诗意:
《白起》以历史人物白起为题材,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选择和追求生存的决心。诗中描绘了白起在战争中的投降、坑杀以及他在被召回时的拒绝,彰显了他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的精神。通过白起的故事,诗人探讨了生死和忠诚的议题,引发读者对于人性、生命和价值观的思考。
赏析:
《白起》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白起的遭遇和选择,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对白起的描述,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宁死不屈的个性和信念。白起的形象既是一个历史人物,也是一种象征,他所代表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白起的投降和坑杀,与他拒绝召回的坚决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他的忠诚和坚定。同时,通过提及邯郸和长平,诗人巧妙地利用了历史事件的对比,使诗词更具战争背景和历史意义。
《白起》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将读者带入到白起的内心世界,引发对于生死和忠诚的思考。它展现了人性中坚韧不拔的一面,同时也唤起了对于历史的回忆和思考。这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情感的诗词,引人深思。
bái qǐ
白起
tóu xiáng zhào zú běn qiú shēng, kēng hòu shuí rén bù sǐ zhēng.
投降赵卒本求生,坑后谁人不死争。
sān zhào sān cí níng zì wěn, hán dān liào bù zài cháng píng.
三召三辞宁自刎,邯郸料不再长平。
拼音:sān zhào sān cí níng zì wě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二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