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何得欲相臣”出自宋代汪莘的《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ú láng hé dé yù xiāng ché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刘郎何得欲相臣”全诗:巍然钓石压江滨,烟水茫茫断四邻。
天帝座边元是客,刘郎何得欲相臣。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十六日出离郡登上船,如同在钱塘登上船只。十七日在船中创作各种杂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汪莘在九月十六日离开故乡登上一艘船,如同在钱塘登船的情景。他在船中度过了十七日,期间创作了各种杂兴。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旅行和船上的创作,表达了对离乡别井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示了诗人在离开故乡后的心情和思绪。首句"巍然钓石压江滨,烟水茫茫断四邻"描绘了钓石巍峨挺立在江边,烟雾弥漫,遮断了四周的视线,给人一种离别之情的感受。下一句"天帝座边元是客,刘郎何得欲相臣"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开故土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友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旅行的场景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传达了作者离乡背井、思乡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感染力。
jiǔ yuè shí liù rì chū jùn dēng zhōu rú qián táng shí qī rì zhōu zhōng zá xìng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wēi rán diào shí yā jiāng bīn, yān shuǐ máng máng duàn sì lín.
巍然钓石压江滨,烟水茫茫断四邻。
tiān dì zuò biān yuán shì kè, liú láng hé dé yù xiāng chén.
天帝座边元是客,刘郎何得欲相臣。
拼音:liú láng hé dé yù xiāng chén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汪莘关心国事。在《击鼓行》中,他描写击鼓之声彻天动地,“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表示了与恶势力斗争的愿望;在《游甘露寺》中写道“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意如何。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对南宋当权者养兵不用、不图收复失地作了严厉的批评。汪莘的诗学李白,如《群玉堂即事》起四句:“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想象丰富,然而才力有所不及,往往落卢仝窠臼。他的诗风格多样,也不乏清新之作。如“好剪吴淞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二绝》);“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晚晴即事》),喜借用前人成句或诗境而又能自出机杼,自然熨贴。
汪莘也善写词,自序中说他喜爱苏轼、朱敦儒、辛弃疾的词。《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所作稍近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