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天涯尚见淮阳月”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天涯尚见淮阳月”出自唐代刘长卿的《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yá shàng jiàn huái yáng yuè,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天涯尚见淮阳月”全诗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

天涯尚见淮阳月

对酒怜君安可论,当官爱士如平原。
料钱用尽却为谤,食客空多谁报恩。
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
树色应无江北秋,天涯尚见淮阳月
驿路南随桂水流,猿声不绝到炎州。
青山落日那堪望,谁见思君江上楼。


赏析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诗意是唐代刘长卿写给太康郭主簿赴岭南的送别诗。诗人表达了对太康郭主簿的推崇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惆怅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对酒怜君安可论,
当官爱士如平原。
料钱用尽却为谤,
食客空多谁报恩。
万里孤舟向南越,
苍梧云中暮帆灭。
树色应无江北秋,
天涯尚见淮阳月。
驿路南随桂水流,
猿声不绝到炎州。
青山落日那堪望,
谁见思君江上楼。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太康郭主簿前往岭南的场景为背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太康郭主簿的赞许和祝福之情。

诗开篇,诗人借对酒来表达自己对太康郭主簿的敬佩之情,表明太康郭主簿身居高官却依然爱惜士人,如同一片平原一般平易可亲。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太康郭主簿的遭遇同情之情。诗人提到太康郭主簿遭受诽谤之后财产用尽,身边的吃客却依然众多,却无人感恩报德。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太康郭主簿乘坐孤舟向南越的场景,其中苍梧云中帆影渐渐消失,暗示着太康郭主簿远行的艰辛和寂寞。

诗人再次提到太康郭主簿去的地方是一片异域,对于江北的景物树木和秋天的景色都无从知晓,只留下淮阳月亮陪伴。

驿路南行沿途桂水的流动,猿的声音也不曾消失,诗人又以此暗示出太康郭主簿的辗转与坚韧。

最后,诗人以青山落日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离别之情,希望能够在江上的楼阁上看到思念的人。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刻画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太康郭主簿的崇敬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表达真挚的情感为主旨,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相互交织来表达出诗人对太康郭主簿的推崇、祝福和思念之情。

“天涯尚见淮阳月”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āng lóu sòng tài kāng guō zhǔ bù fù lǐng nán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

duì jiǔ lián jūn ān kě lùn, dāng guān ài shì rú píng yuán.
对酒怜君安可论,当官爱士如平原。
liào qián yòng jìn què wèi bàng,
料钱用尽却为谤,
shí kè kōng duō shuí bào ēn.
食客空多谁报恩。
wàn lǐ gū zhōu xiàng nán yuè, cāng wú yún zhōng mù fān miè.
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
shù sè yīng wú jiāng běi qiū, tiān yá shàng jiàn huái yáng yuè.
树色应无江北秋,天涯尚见淮阳月。
yì lù nán suí guì shuǐ liú,
驿路南随桂水流,
yuán shēng bù jué dào yán zhōu.
猿声不绝到炎州。
qīng shān luò rì nà kān wàng, shuí jiàn sī jūn jiāng shàng lóu.
青山落日那堪望,谁见思君江上楼。

“天涯尚见淮阳月”平仄韵脚


拼音:tiān yá shàng jiàn huái yáng yuè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作者简介


刘长卿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作者介绍


刘长卿的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