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英气易消磨”出自宋代王炎的《和至卿叙述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nián yīng qì yì xiāo mó,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长年英气易消磨”全诗:长年英气易消磨,穷达其如有命何。
进德要须涵养熟,读书不在见闻多。
挥犀款曲思君话,烹鲤殷勤约我过。
镜里素丝侵绿鬓,着鞭圣域莫蹉跎。
这是一首宋代王炎的诗词《和至卿叙述三首》。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年英气易消磨,
穷达其如有命何。
进德要须涵养熟,
读书不在见闻多。
挥犀款曲思君话,
烹鲤殷勤约我过。
镜里素丝侵绿鬓,
着鞭圣域莫蹉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炎对于生活哲理和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中,作者提到长年积累的英气和才华往往容易逐渐消磨,无论是处于贫困还是富足,这似乎都是命中注定的。然而,真正的进德之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修养,而不仅仅是追求外在的见闻和知识的积累。作者借用了挥犀(指文人执笔)和烹鲤(指烹饪)的意象,表达了他对于与朋友交流的渴望和对于友情的珍视。最后两句提到了镜子中素丝侵绿鬓(指白发渐渐侵染黑发)和着鞭(指驾车)去圣域,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和时间的珍惜,呼唤人们不要虚度光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王炎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作者通过对长年英气易消磨和追求进德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内在修养和人生价值的重视。他认为,真正的进德之路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和见闻,更需要通过反思和涵养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智慧。通过挥犀款曲和烹鲤殷勤约友情的描绘,作者展现了对于真挚友谊的向往和珍视,同时也呼唤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对友情的关注。最后两句以镜中素丝侵绿鬓和着鞭去圣域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于珍惜时间的呼唤。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hé zhì qīng xù shù sān shǒu
和至卿叙述三首
cháng nián yīng qì yì xiāo mó, qióng dá qí rú yǒu mìng hé.
长年英气易消磨,穷达其如有命何。
jìn dé yào xū hán yǎng shú, dú shū bù zài jiàn wén duō.
进德要须涵养熟,读书不在见闻多。
huī xī kuǎn qǔ sī jūn huà, pēng lǐ yīn qín yuē wǒ guò.
挥犀款曲思君话,烹鲤殷勤约我过。
jìng lǐ sù sī qīn lǜ bìn, zhe biān shèng yù mò cuō tuó.
镜里素丝侵绿鬓,着鞭圣域莫蹉跎。
拼音:cháng nián yīng qì yì xiāo m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仄韵) 去声二十一个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