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益鬓丝多”出自宋代赵蕃的《寄周畏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èng yì bìn sī duō,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更益鬓丝多”全诗:书疏虽能数,飘零可奈何。
每怀谈绪远,更益鬓丝多。
治行今难及,声名保不磨。
公宁免腾踏,我乃愿婆娑。
《寄周畏知》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周畏知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身世的感慨。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书疏虽能数,飘零可奈何。
每怀谈绪远,更益鬓丝多。
治行今难及,声名保不磨。
公宁免腾踏,我乃愿婆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周畏知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身世的感慨。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了解和才华的自豪,但这些并不能改变他飘荡无依的命运。作者常常怀念过去与友人的谈笑风生,而岁月的流逝却使他的白发增多。他认为自己很难在政治上取得成就,但对自己的声誉保持着信心。作者希望友人能够远离纷扰和繁忙的世事,而他自己则希望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赵蕃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句"书疏虽能数,飘零可奈何"表达了作者的才华和学识,但这些并不能改变他流离失所的命运。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友人的思念和岁月流转的感叹,用"更益鬓丝多"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认为自己很难在政治上取得成就,但仍然对自己的声名保持着信心,表达了他内心的坚定。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和自己的不同愿望,友人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而他自己则希望能够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感慨。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诗人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读者,引发人们对生活、人情和时光流转的共鸣。这首诗词让人深思,也展示了宋代诗人赵蕃的才华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jì zhōu wèi zhī
寄周畏知
shū shū suī néng shù, piāo líng kě nài hé.
书疏虽能数,飘零可奈何。
měi huái tán xù yuǎn, gèng yì bìn sī duō.
每怀谈绪远,更益鬓丝多。
zhì xíng jīn nán jí, shēng míng bǎo bù mó.
治行今难及,声名保不磨。
gōng níng miǎn téng tà, wǒ nǎi yuàn pó suō.
公宁免腾踏,我乃愿婆娑。
拼音:gèng yì bìn sī duō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