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出入鼻端云一缕”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出入鼻端云一缕”出自宋代汪莘的《八间书案假寐戏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 rù bí duān yún yī lǚ,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出入鼻端云一缕”全诗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

出入鼻端云一缕

四海春风曲肱裹,出入鼻端云一缕
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岩梦中雨。


赏析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四海春风曲肱裹,
出入鼻端云一缕。
不知案上清露珠,
漏泄傅岩梦中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书案上假寐时的情景。春风吹拂四方,轻柔的春风缠绕着他的肘部,仿佛云雾凝结在他的鼻尖。他并不知道书案上的露珠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在梦中,这些露珠如何滴落成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细致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宁静、梦幻的氛围。作者运用了春风、云雾、露珠和雨水等自然元素,将人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意境。

首句"四海春风曲肱裹"中的"四海春风"意味着春天的气息遍布四方,而"曲肱裹"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风轻柔地缠绕在人的肘部,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接着的"出入鼻端云一缕"通过运用云雾的形象,描绘了春风的轻盈和柔和,以及它在人的呼吸间流动的感觉。这种温柔的描绘使人感到安详和放松。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岩梦中雨"则将人的想象力延伸到书案上的露珠和梦中的雨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对梦境幻想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梦境之间的联系和交融。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以及对梦境和幻想的追求,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自在的心境。它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共鸣,同时也引发了对梦境和想象力的思考。

“出入鼻端云一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ā jiān shū àn jiǎ mèi xì zuò
八间书案假寐戏作

sì hǎi chūn fēng qū gōng guǒ, chū rù bí duān yún yī lǚ.
四海春风曲肱裹,出入鼻端云一缕。
bù zhī àn shàng qīng lù zhū, lòu xiè fù yán mèng zhōng yǔ.
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岩梦中雨。

“出入鼻端云一缕”平仄韵脚


拼音:chū rù bí duān yún yī lǚ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作者简介


汪莘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作者介绍


汪莘的文学创作

  汪莘关心国事。在《击鼓行》中,他描写击鼓之声彻天动地,“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表示了与恶势力斗争的愿望;在《游甘露寺》中写道“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意如何。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对南宋当权者养兵不用、不图收复失地作了严厉的批评。汪莘的诗学李白,如《群玉堂即事》起四句:“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想象丰富,然而才力有所不及,往往落卢仝窠臼。他的诗风格多样,也不乏清新之作。如“好剪吴淞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二绝》);“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晚晴即事》),喜借用前人成句或诗境而又能自出机杼,自然熨贴。

  汪莘也善写词,自序中说他喜爱苏轼、朱敦儒、辛弃疾的词。《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所作稍近粗豪”。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