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栖乌绕树”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栖乌绕树”出自宋代洪皓的《木兰花慢(中秋)》,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qī wū rào sh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栖乌绕树”全诗

《木兰花慢(中秋)》

栖乌绕树

属三秋正半,暮云敛、月舒圆。
误警鹤鸣皋,栖乌绕树,魑魅惊旋。
寻常对三五夜,纵清光、皎洁未精妍。
须是风高气爽,一轮绝后光前。
无偏。
故国迢迢,千万里、共婵娟。
但陟屺瞻驰,高楼念远,宁不凄然。
天涯更新雁过,□哀嗷、出塞影联翩。
空俾骚人叹羡,向隅耿耿无眠。


赏析


《木兰花慢(中秋)》是宋代洪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属三秋正半,夜幕降临,月亮圆满。误警鹤鸣于皋中,乌鸦停栖于树上,恶魔受到惊吓。平常的三五夜晚,虽然月光清澈明亮,但未能达到完美的美丽。必须是风劲气爽的时候,才能使月亮在后方散发出绝美的光芒。没有任何偏差。我的故国遥远,千万里之外,与明亮的月光共同存在。但我仍然前行,登上高楼,怀念远方,难免感到凄然。天涯的边陲不断有雁飞过,它们发出哀鸣,仿佛在逃离边塞的阴影中翩翩起舞。仅仅让那些有才情的人们感慨,他们黯然神伤地坐在一旁,无法入眠。

诗意和赏析:
《木兰花慢(中秋)》以中秋之夜为背景,描绘了洪皓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诗中以独特的意象和抒情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首先,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月亮、云雾、鹤鸣、乌鸦等元素,创造了一幅富有浓厚秋意的画面。夜幕降临,月亮圆满,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然而,诗人提到鹤鸣误警、乌鸦围绕树飞舞,魑魅惊扰的描写,使得诗中的景象带有一丝神秘和幻化之感。

其次,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中提到平常的三五夜晚,虽然月光清澈明亮,但未能达到完美的美丽。只有在风劲气爽的时候,月亮才能散发出绝美的光芒。这种对完美和精致的追求,映照了诗人内心对理想和境界的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故国遥远,千万里之外,但诗人仍然怀着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登上高楼远望,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天涯的边陲有雁飞过,发出哀鸣,仿佛是在表达诗人对离故乡远去的边塞士兵们的思念和关切。这种对故国和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追忆和对边塞士兵辛酸生活的感慨。

总体而言,《木兰花慢(中秋)》以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笔触展现了洪皓对故国和边塞生活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完美和境界的追求。诗词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相得益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栖乌绕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ù lán huā màn zhōng qiū
木兰花慢(中秋)

shǔ sān qiū zhèng bàn, mù yún liǎn yuè shū yuán.
属三秋正半,暮云敛、月舒圆。
wù jǐng hè míng gāo, qī wū rào shù, chī mèi jīng xuán.
误警鹤鸣皋,栖乌绕树,魑魅惊旋。
xún cháng duì sān wǔ yè, zòng qīng guāng jiǎo jié wèi jīng yán.
寻常对三五夜,纵清光、皎洁未精妍。
xū shì fēng gāo qì shuǎng, yī lún jué hòu guāng qián.
须是风高气爽,一轮绝后光前。
wú piān.
无偏。
gù guó tiáo tiáo, qiān wàn lǐ gòng chán juān.
故国迢迢,千万里、共婵娟。
dàn zhì qǐ zhān chí, gāo lóu niàn yuǎn, níng bù qī rán.
但陟屺瞻驰,高楼念远,宁不凄然。
tiān yá gēng xīn yàn guò, āi áo chū sài yǐng lián piān.
天涯更新雁过,□哀嗷、出塞影联翩。
kōng bǐ sāo rén tàn xiàn, xiàng yú gěng gěng wú mián.
空俾骚人叹羡,向隅耿耿无眠。

“栖乌绕树”平仄韵脚


拼音:qī wū rào shù
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去声七遇  (仄韵) 去声十五翰

作者简介


洪皓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作者介绍


洪皓的生平

  洪皓,江西乐平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被留,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始归。迁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寻因忤秦桧,出知饶州。十七年,责授濠州团练副使,英州安置。二十五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谥忠宣。有文集五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鄱阳集》四卷,另有《松漠纪闻》二卷行世。事见《盘洲文集》卷七四《先君述》,《宋史》卷三七三有传。洪皓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鄱阳集》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宋高宗准备将都城由杭州迁往建康(今南京),以避金兵锋芒。洪皓不顾职位卑微,上书谏阻。他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却因此为高宗赏识。高宗特意召见他,擢升其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金国留不遣返。在金15年,直至绍兴十三年(1143年)归。在金期间,威武不屈,时人称之为“宋之苏武”。后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宋高宗于杭州西湖边葛岭赐建国公府。明王守仁《谥襄惠两峰洪公墓志铭》称:“维洪氏世显于鄱阳。自宋太师忠宣公皓始赐第于钱塘西湖之葛岭,三子景伯、景严、景庐皆以名德相承,遂为钱塘望族。”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云:“西湖葛岭下有洪忠宣公皓祠。

洪皓的相关事件

  洪皓被派出使金国议和,但金没有议和之意,所以当时的使节非常危险。“凡宋使者如(王)伦及宇文虚中、魏行可、顾纵、张邵等,皆留之不遣。”(《金史·王伦传》)洪皓行至太原,被金人扣留近一年,第二年转至云中(今山西大同),见到金国权臣完颜宗翰。完颜宗翰不许洪皓请归二帝之要求,逼迫他到金廷操纵的伪齐刘豫政权去当官。洪皓严词拒绝:“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间,愿就鼎镬无悔。”(《宋史·洪皓列传》)完颜宗翰大怒,下令推出斩首。两名壮士“执剑夹承”,拥之以下。洪皓面不改色,从容而行。一位贵族见状,深受感动,不觉失声说道:“真忠臣也。”遂用目光制止剑士暂缓行刑,并亲自跪下请求完颜宗翰免除洪皓一死。完颜宗翰虽然免洪皓死,但把他流放到遥远的冷山(今黑龙江五常境内的大青顶子山)。

  冷山气候寒冷,十分荒凉,一年四季多被冻指裂肤的寒冷包围着。那里是女真贵族完颜希尹家族的驻地。洪皓以他渊博的学识和聪明才智,很快得到了完颜希尹的赏识。完颜希尹破例让他教授自己的八个儿子读书。洪皓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一有机会就劝金国贵族与宋议和。完颜希尹最初力主攻宋。曾说:“孰谓海大,我力可干。但不能使天地相拍尔。”洪皓听后,警告他说:“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自古无四十年用兵不止者。”(《宋史·洪皓列传》)建炎四年(1130年)以后,金强宋弱的形势开始逐步向宋强金弱方面转化。到了绍兴七年至八年间(1137—1138年),宋强金弱的形势开始形成,金人遂有议和思想。以宗盘、挞懒等人为首的一派,主张在交还南宋河南、陕西地的条件下与宋讲和,并于绍兴八年与南宋签订了和议。在议和期间,完颜希尹曾就所议十事征求洪皓意见。洪皓条分缕析,完颜希尹以为洪皓说得实在,并没有诳他,遂于绍兴十年(1140年)带领洪皓赶赴燕京(今北京),意欲遣洪皓归宋进行议和。但在是否需要在归宋河南、陕西地的条件下与宋议和的问题上,金人内部存在着严重分歧。以完颜宗弼(兀术)为代表的一派坚决反对交还,后来联合完颜希尹,杀了宗盘、挞懒等人,重新发动了攻宋战争。完颜宗弼杀了挞懒等人之后,又杀了完颜希尹。洪皓因与完颜希尹有过异论,才幸免于难。

  在燕京,洪皓见到了昔日好友宇文虚中,宇文虚中被金人扣留后当了金朝大官。见到洪皓以后,宇文虚中劝他留在金朝当官,并积极向金熙宗推荐。金熙宗表示可以任为翰林直学士,洪皓坚辞不就。金人不甘心,换官时仍让洪皓就职。洪皓请求允许他到临近宋的真定(今河北正定)、大名(今河北大名)等地“自养”,以便寻机逃回宋朝。金朝参政韩昉看出了洪皓的意图,让洪皓任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副留守,洪皓坚决不允。金人又降其官为留司判官,并催促他尽快起行,洪皓置之不理,誓死不就。金人见高官厚禄留不住洪皓,又想出了新的办法。根据金法规定,虽未任金官,但只要被金人任使,则“永不可归”。韩昉为了留下洪皓,遂令其“校云中进士试”。洪皓深知其意,装病力辞。但韩昉不允,洪皓只得前往云中。到了云中以后,他不履行职责,对院官说:“今取士以诗赋,吾故学经耳。”云中院官和考官没有办法,只好将洪皓送回燕京。在燕京期间,他一直关心宋朝的发展和强大。当听说完颜宗弼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被刘锜打败而宋朝却撤兵的消息以后,写了数万言的秘信,谓:“顺昌之役,金人震惧夺魄。燕山珍宝尽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王师亟还,自失机会。今再举尚可。”(《宋史·洪皓列传》)此后又多次送秘信。绍兴十三年(1143年),金熙宗喜得贵子,大赦天下,允许宋朝使者回归,洪皓与张邵、朱弁等都在被赦之列。

  洪皓知识渊博,于“书无所不读,虽食不释卷”,不但精通经学、史学,也精通诗文词赋。留金期间曾经写下上千首诗词,金人“争抄诵求锓锌”,后来大部分散逸。今《鄱阳集》所存数十首,皆清新朴实,含义深远。洪皓又曾同张邵、朱弁写诗唱和,集成《轩唱和集》三卷,今已不存。洪皓还“善琴奕”,“能别三代彝器”,识书画。留金期间,他通过言传身教,将汉文化向北传播。著名的故事如“无纸则取桦叶写《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传之,时谓‘桦叶四书’”(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炎兴下帙66引《金虏节要》)。他通过教授金人读书和其他接触方式,与许多女真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女真人把洪皓视为知心朋友,热情地邀请他参加婚礼、礼佛、生产等活动。他每到一地,人们“争持酒食相劳苦”。在涿州,过鞑靼帐,“其酋闻洪尚书名,争邀入庐,出妻女胡舞,举浑脱酒以劝”(《容斋五笔》卷三)。

  洪皓对金国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礼仪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物产等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松漠纪闻》原书为洪皓留金时所记金国杂事,及归宋时,惧为金人搜获,悉付诸火。回宋后乃复追述一二,名曰《松漠纪闻》。书未刻而秦桧有私史之禁,其书遂秘而不宣。后其长子洪适于乾道初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时,厘为正、续二卷。又后,次子洪遵根据洪皓生前谈及的往事,整理为11条,称《松漠纪闻补遗》。这就是今天所见的《松漠纪闻》。洪适《松漠纪闻续》云:“先君衔使十五年,深阸穷漠,耳目所接,随笔纂录。闻孟公庾发箧汴都,危变归计,创艾而火其书,秃节来归,因语言得罪柄臣,诸子佩三缄之诫,循陔侍膝,不敢以北方事置齿牙间。及南徙炎荒,视膳余日,稍亦谈及远事。凡不涉今日强弱利害者,因操牍记其一二。未几,复有私史之禁,先君亦枕末疾,遂废不录。及柄臣盖棺,弛语言之律,而先君已赍恨泉下。鸠拾残稿,仅得数十事,反袂拭面,著为一篇。”“松漠”是“千里松林”和“平地松林”之意。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宗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境设置松漠都督府,由契丹酋长充任都督。因洪皓流放的地区就在古松漠都督府之北,书中所写的内容都是发生在广大的塞北地区,因此取书名《松漠纪闻》。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