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政长路”出自宋代赵蕃的《夜过半村李商叟谓不可无所赋为作唐律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òu mǎ zhèng cháng lù,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瘦马政长路”全诗:旧竹茶山宅,新松南涧坟。
閒风与识面,老我及夫君。
瘦马政长路,哀鳼仍莫云。
虽然当努力,亡奈复离群。
《夜过半村李商叟谓不可无所赋为作唐律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夜晚经过半个村庄的情景,并以李商叟的话为引子,表达了对于无所作为的忧虑和对离群之苦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旧竹茶山宅,新松南涧坟。
闲风与识面,老我及夫君。
瘦马政长路,哀鳼仍莫云。
虽然当努力,亡奈复离群。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闷。首先,诗中提到的"旧竹茶山宅"和"新松南涧坟"分别代表了过去和现在的居住地,形成了时间和空间的对比。这种对比暗示了光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接着,诗人谈到"闲风与识面,老我及夫君",暗示了与岁月的相伴和友情的珍贵。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与朋友的相聚,表达了对于友谊和真挚关系的珍重之情。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于自身境遇的忧虑。"瘦马政长路,哀鳼仍莫云"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艰难的旅途和无人关心的感受。瘦马象征着艰难的旅途,而"哀鳼"则暗示了无人理解和关注的孤独。
最后两句"虽然当努力,亡奈复离群"表达了作者对于现状的无奈和对离群之苦的感受。作者意识到自己虽然努力,但仍然无法改变现状,离群独居的苦闷继续存在。
综上所述,这首诗词以夜晚过半个村庄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比、描绘和寓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友情珍贵以及离群之苦的感受。诗词之中充满了忧伤和无奈,令人产生共鸣。
yè guò bàn cūn lǐ shāng sǒu wèi bù kě wú suǒ fù wèi zuò táng lǜ èr shǒu
夜过半村李商叟谓不可无所赋为作唐律二首
jiù zhú chá shān zhái, xīn sōng nán jiàn fén.
旧竹茶山宅,新松南涧坟。
xián fēng yǔ shí miàn, lǎo wǒ jí fū jūn.
閒风与识面,老我及夫君。
shòu mǎ zhèng cháng lù, āi wén réng mò yún.
瘦马政长路,哀鳼仍莫云。
suī rán dāng nǔ lì, wáng nài fù lí qún.
虽然当努力,亡奈复离群。
拼音:shòu mǎ zhèng cháng lù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