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门下客”出自唐代贯休的《上东林和尚》,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lián mén xià kè,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应怜门下客”全诗: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道只传伊字,诗多笑碧云。
应怜门下客,馀力亦为文。
《上东林和尚》是唐代诗人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对和尚的赞美和讴歌,表达了和尚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
诗词的中文译文:
请那位紫袍和尚来看,他名声扬于四海。
尽管他无所事事,但名声却不亚于皇帝。
他只传授禅宗,写的诗多笑青天。
应该同情他门下的弟子们,他们也在文学上努力。
这首诗以赞美的口吻描述了东林和尚,他是一个有着卓越僧德的和尚,其声誉超越了寺庙的墙壁,让四方闻知。诗人认为他虽然看似无所事事,却拥有卓越的声名和地位,甚至超越了寻常的君王。
诗人称他“紫袍和尚”,“紫袍”可能象征着东林和尚的高深修为和宗教地位。他在佛法传授上注重传承正统的禅宗,具有深厚的禅宗修习和领悟,而他的诗歌则多以幽默、欢乐的笔触刻画自然风景,显示出他非凡的修养和豁达心态。他门下的弟子们也都富有文学才气,力求追随他的文学风范。
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东林和尚的赞美之情,他将东林和尚的声名让比喻为青壁(即山石峻岭),形容之为他的声誉卓著。虽然他并无什么实际事务,但却以他的德行和学问令人钦佩。并表达了对他门下弟子们的同情之情,尽管他们也在文学创作上努力,但与东林和尚相比,他们的成就还有差距。
整首诗流畅自然,用字简洁清新,以温和的口吻褒奖了东林和尚的一生,展现了他非凡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文化贡献,同时也将整个东林禅宗与之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佛教的高贵情怀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shàng dōng lín hé shàng
上东林和尚
ràng zǐ guī qīng bì, gāo míng sì hǎi wén.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suī rán wú yī shì, dé bú shì yào jūn.
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dào zhǐ chuán yī zì, shī duō xiào bì yún.
道只传伊字,诗多笑碧云。
yīng lián mén xià kè, yú lì yì wéi wén.
应怜门下客,馀力亦为文。
拼音:yīng lián mén xià kè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