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缁影迹堪藏拙”出自唐代齐己的《夏日寓居寄友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ī zī yǐng jī kān cáng zhuō,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披缁影迹堪藏拙”全诗:北游兵阻复南还,因寄荆州病掩关。
日月坐销江上寺,清凉魂断剡中山。
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
多谢扶风大君子,相思时到寂寥间。
夏日寓居寄友人
北游兵阻复南还,
因寄荆州病掩关。
日月坐销江上寺,
清凉魂断剡中山。
披缁影迹堪藏拙,
出世身心合向闲。
多谢扶风大君子,
相思时到寂寥间。
中文译文:
夏日居住在一个地方,寄给远方的朋友,
北方的军队阻止了我的南回,
只好暂时留在荆州,病情又不得不隐藏起来。
白天和黑夜在江边的寺庙中流逝,
凉爽的心灵就此破碎在剡山之间。
穿着黑袍,踪迹似乎能隐藏我的笨拙,
从世俗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心灵合一,向往宁静。
非常感谢扶风的大君子,
思念之情总在寂寥之间降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给他的朋友的一封信,描写了他夏日居住在荆州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作者描述了北方的军队阻止了他从南方回去,因此他只能暂时寄居在荆州,并将自己的病情掩藏起来。这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对远方的思念。
其次,作者描绘了居住的地方,他所在的寺庙位于江边,白天和黑夜的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消逝。作者描述了这个地方的清凉和安静,但也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迷茫。
然后,作者表达了他的追求,他穿上黑袍,隐藏自己的痕迹,远离世俗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解脱。这体现了作者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作者对朋友扶风的感谢和思念之情。他感谢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并表达了在这寂寥之间,思念之情时常降临。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整首诗以写景抒情的方式,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xià rì yù jū jì yǒu rén
夏日寓居寄友人
běi yóu bīng zǔ fù nán hái, yīn jì jīng zhōu bìng yǎn guān.
北游兵阻复南还,因寄荆州病掩关。
rì yuè zuò xiāo jiāng shàng sì,
日月坐销江上寺,
qīng liáng hún duàn shàn zhōng shān.
清凉魂断剡中山。
pī zī yǐng jī kān cáng zhuō, chū shì shēn xīn hé xiàng xián.
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
duō xiè fú fēng dà jūn zǐ, xiāng sī shí dào jì liáo jiān.
多谢扶风大君子,相思时到寂寥间。
拼音:pī zī yǐng jī kān cáng zhuō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