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渠犹眼明”出自宋代曾几的《岭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qú yóu yǎn mí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见渠犹眼明”全诗:蛮烟无处洗,梅蕊不胜清。
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
折来知韵胜,落去得愁生。
坐久江南梦,园林雪正晴。
《岭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岭上的梅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清雅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蛮烟无处洗,梅蕊不胜清。
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
折来知韵胜,落去得愁生。
坐久江南梦,园林雪正晴。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中的梅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幽雅清丽之美的赞叹。诗人观察到梅花在蛮荒的雾气中无处洗涤,却更显得清澈。他自己已经年老头白,但对于梅花的欣赏依然明亮。诗人认为,折下梅花能够体会到其韵味的胜过欣赏花开时的美,而看着梅花凋零则引发了忧愁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江南坐着,如同沉浸在梦幻般的境地中,此时园林中的雪正好晴朗明亮。
赏析:
这首诗以典雅的语言表现出梅花的傲然和清雅之美,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的"蛮烟"指的是岭上的雾气,诗人用"无处洗"来形容梅花,暗示着梅花不受外界瑟瑟寒风和薄雾的影响,依然清澈明亮。"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表达了作者年老却依然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诗人认为,欣赏梅花的美丽不仅仅是看到花开的盛景,而是在折下梅花的瞬间能够领悟到更深的韵味。而看到梅花凋零,诗人则感到愁绪涌上心头。最后两句通过描绘江南园林中雪晴的景象,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唯美而忧愁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清雅之美,通过梅花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岁月流转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美和时光的独到见解。
lǐng méi
岭梅
mán yān wú chǔ xǐ, méi ruǐ bù shèng qīng.
蛮烟无处洗,梅蕊不胜清。
gù wǒ yǐ tóu bái, jiàn qú yóu yǎn míng.
顾我已头白,见渠犹眼明。
zhé lái zhī yùn shèng, luò qù de chóu shēng.
折来知韵胜,落去得愁生。
zuò jiǔ jiāng nán mèng, yuán lín xuě zhèng qíng.
坐久江南梦,园林雪正晴。
拼音:jiàn qú yóu yǎn míng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生平阅历及主要著作
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 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煤田为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英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曾几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亲属
父亲:曾准,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长兄:曾弼,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进士,官至提举京西南路学事。
次兄:曾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
三兄:曾开,徽宗崇宁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