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泛沧浪兮不归”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泛沧浪兮不归”出自唐代卢照邻的《释疾文三歌》,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fàn cāng láng xī bù gu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泛沧浪兮不归”全诗

《释疾文三歌》

泛沧浪兮不归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
东郊绝此麒麟笔,西山秘此凤凰柯。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叔为柳兮春向飞。
倏尔而笑,泛沧浪兮不归

标签:死去

赏析


《释疾文三歌》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岁将暮了,欢乐不再,时间已晚了,忧虑来得多。东郊断绝了那神奇的麒麟笔,西山隐藏了那美丽的凤凰柯。死去,死去,如今变得这样,生啊,生啊,你又奈何我何呢?岁月流逝,忧愁涌来如东流水,大地久久长存,人们都将死去。明镜羞于照看自己,已逝去的十年,骏马停止奔驰,已行驶了几千里。麒麟啊,凤凰啊,自古以来压抑的愤怒无尽。茨山有薇草,颍水生起涟漪,夷为柏树,秋季有果实。叔父变为柳树,春天飞向远方。突然大笑起来,泛起浩渺的波浪,再也回不去了。

诗意:
《释疾文三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欢乐凋零的感叹和对生死、存在的思考。诗中描述了岁月将尽、欢乐不再的场景,而作者则对生存的意义产生疑问。他提到了没有尽头的忧虑,表达了对生与死的挣扎和对久远的未来的担忧。诗人以凤凰和麒麟作为象征,表达了从古至今,人们压抑的愤怒和不满情绪。最后,诗人描述了在茨山、颍水中生长的薇草、柏树和柳树,表达了生命在自然中的变迁和蓬勃的生机。他以泛起的浩渺波浪和不归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的刹那笑声无法回到原处的无奈。

赏析:
《释疾文三歌》以辞章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时光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词以描绘时光逝去,欢乐凋零为开篇,通过东郊绝麒麟笔、西山秘凤凰柯来形容人们正在失去的珍贵物品。接着,诗人转化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用反复的叠问表达了对生存的疑惑和对时间流逝的畏惧。最后,通过描绘自然界生命的绵延和源源不断,以及对过往的无法追回,诗人表达了对存在和未来的不可抗拒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变化多样的意象,塑造出一种哲思般的意境,让人们深思人生的意义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泛沧浪兮不归”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ì jí wén sān gē
释疾文三歌

suì jiāng mù xī huān bù zài, shí yǐ wǎn xī yōu lái duō.
岁将暮兮欢不再,时已晚兮忧来多。
dōng jiāo jué cǐ qí lín bǐ,
东郊绝此麒麟笔,
xī shān mì cǐ fèng huáng kē.
西山秘此凤凰柯。
sǐ qù sǐ qù jīn rú cǐ, shēng xī shēng xī nài rǔ hé.
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
suì qù yōu lái xī dōng liú shuǐ, dì jiǔ tiān cháng xī rén gòng sǐ.
岁去忧来兮东流水,地久天长兮人共死。
míng jìng xiū kuī xī xiàng shí nián, jùn mǎ tíng qū xī jǐ qiān lǐ.
明镜羞窥兮向十年,骏马停驱兮几千里。
lín xī fèng xī, zì gǔ tūn hèn wú yǐ.
麟兮凤兮,自古吞恨无已。
cí shān yǒu wēi xī yǐng shuǐ yǒu yī, yí wèi bǎi xī qiū yǒu shí.
茨山有薇兮颍水有漪,夷为柏兮秋有实。
shū wèi liǔ xī chūn xiàng fēi.
叔为柳兮春向飞。
shū ěr ér xiào, fàn cāng láng xī bù guī.
倏尔而笑,泛沧浪兮不归。

“泛沧浪兮不归”平仄韵脚


拼音:fàn cāng láng xī bù guī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作者简介


卢照邻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作者介绍


卢照邻的轶事典故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风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世,于是也有人认为,卢照邻是为了追随他的师傅而去的。

卢照邻的生平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马相如)也。”即是将卢照邻视为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看待。李元裕是唐高宗李渊的第十七子,是当时皇帝李治的叔父,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注:唐初典签掌书册簿疏,类似于文书工作),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

  663年(唐高宗龙朔末)初,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另一说,卢照邻任益州新都渭时间为668年(唐高宗乾封三年)。

  669年(唐总章二年)底,卢照邻二考秩满去官。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因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入山时间一说是674年(上元元年)秋冬,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又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卢照邻最后自投颍水而死。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卢照邻的主要作品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