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一乐堂中语”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一乐堂中语”出自宋代阳枋的《挽黄循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lè táng zhōng yǔ,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一乐堂中语”全诗

《挽黄循斋》

一乐堂中语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赏析


《挽黄循斋》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黄循斋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译文:
回忆过去与文友讨论经书的时光,如今你已成为名垂千古的仙人。
你曾谈论《周易》的正印,传授了《易经》的真传。
我们曾在一起欢乐的堂上交谈,缘分使我们在三生石上相遇。
我在莲花峰上眺望昆仑山,心中充满了对白云的忧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的"黄循斋"指的是阳枋的友人黄庭坚,他们曾一同讨论经书和学术,但现在黄庭坚已经成为仙人,超越尘世。诗人回忆起与黄庭坚相处的时光,感慨万分。

诗中提到的"周经"和"易学"指的是《周易》,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包含了卜筮、占卜和哲学思想等内容。"正印"指的是《周易》中的一种卜卦方法,表明黄庭坚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易学话真传"则是指黄庭坚向阳枋传授了《易经》的真传,显示了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和黄庭坚的慷慨。

诗中的"一乐堂中语"描述了阳枋与黄庭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三生石上缘"表示他们在三生石(传说中代表前世、今生和来世的石头)上有缘相遇,是前世今生的宿命安排。

最后两句"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表达了阳枋的忧伤之情。莲峰是一处高山,他站在那里眺望昆仑山,白云似乎将他与黄庭坚分隔开来,使他感到无尽的遗憾和失落。

整首诗通过表达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它描绘了友情的深厚和学术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无法再相聚的遗憾之情,使人感叹光阴易逝、物是人非的现实。

“一乐堂中语”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ǎn huáng xún zhāi
挽黄循斋

yì xī lùn wén yǒu, rú jīn shì dǐng xiān.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zhōu jīng tán zhèng yìn, yì xué huà zhēn chuán.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yī lè táng zhōng yǔ, sān shēng shí shàng yuán.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lián fēng wàng kūn yuè, chóu chàng bái yún lián.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一乐堂中语”平仄韵脚


拼音:yī lè táng zhōng yǔ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作者简介


阳枋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作者介绍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