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欹枕目双炯”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欹枕目双炯”出自宋代岳珂的《病中有感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zhěn mù shuāng jiǒ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欹枕目双炯”全诗

《病中有感四首》

欹枕目双炯

欹枕目双炯,触屏肠九回。
玉虫迷眩雾,银鹿伴饥雷。
清梦虽惊隔,丹心未猝灰。
青萍聊把玩,尘匣为谁开。


赏析


《病中有感四首》是宋代诗人岳珂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中有感四首

欹枕目双炯,
触屏肠九回。
玉虫迷眩雾,
银鹿伴饥雷。

清梦虽惊隔,
丹心未猝灰。
青萍聊把玩,
尘匣为谁开。

译文:
枕着枕头,双眼明亮,
触摸肠子,九次回旋。
玉虫迷失在迷雾中,
银鹿与饥饿的雷一同结伴。

纯净的梦境虽然惊扰隔离,
炽热的心灵还未突然熄灭。
拿起青色的萍叶轻轻玩耍,
尘封的匣子为了谁而打开。

诗意和赏析:
《病中有感四首》描绘了作者在病榻上的感受和心灵的状况。诗中运用了一系列隐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疾病和生命的思考。

首节以"欹枕目双炯"开篇,表达了作者在病榻上清醒的状态,眼睛明亮有神。接着以"触屏肠九回"形容内心的痛苦和纷乱,犹如肠子被扭曲了九次。

第二节以"玉虫迷眩雾,银鹿伴饥雷"构成了一幅意境丰富的画面。玉虫迷失在迷雾中,象征作者对病痛的困扰和迷茫;银鹿与饥饿的雷相伴,揭示了作者身陷病痛之中的孤独和痛苦。

第三节以"清梦虽惊隔,丹心未猝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梦境的渴望,即使被病痛所隔绝,内心的热情和希望依然没有熄灭。

最后一节以"青萍聊把玩,尘匣为谁开"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珍贵之物的思考。拿起青色的萍叶轻轻玩耍,象征着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尘封的匣子则象征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和珍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病榻上的心灵体验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读者共鸣,引发人们对生命、疾病和希望的思考。

“欹枕目双炯”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ìng zhōng yǒu gǎn sì shǒu
病中有感四首

yī zhěn mù shuāng jiǒng, chù píng cháng jiǔ huí.
欹枕目双炯,触屏肠九回。
yù chóng mí xuàn wù, yín lù bàn jī léi.
玉虫迷眩雾,银鹿伴饥雷。
qīng mèng suī jīng gé, dān xīn wèi cù huī.
清梦虽惊隔,丹心未猝灰。
qīng píng liáo bǎ wán, chén xiá wèi shuí kāi.
青萍聊把玩,尘匣为谁开。

“欹枕目双炯”平仄韵脚


拼音:yī zhěn mù shuāng jiǒng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四迥

作者简介


岳珂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作者介绍


岳珂的文学成就

  岳珂著述甚富。居于金佗坊时,因痛恨祖父被秦桧陷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28卷,续编30卷),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诗稿》1卷、《续东几诗余》、《小戴记集解》(稿佚)、《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公元1214),在嘉兴曾主修《嘉禾志》(未成书)。《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通过对南宋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的记载,表现了他对主战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鲜明爱憎。书中所载之事,大都翔实可信。如《乾道受书礼》、《(范石湖)一言悟主》、《开禧北征》等条,可补史传之阙。其中对文人轶事的记载,诗文作品的转录,可资辑佚、校勘,也有助文学史研究。

  所著《玉楮集》8卷,有《三恬堂丛书》本。《棠湖诗稿》1卷,有《丛书集成》本。《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有清刊本。《愧郯录》15卷,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实编年》2卷,有《明辨斋丛书》本。《宝真斋法书赞》28卷,有《丛书集成》本。《桯史》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公元1234)同年编纂《岳氏宗谱》。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追想东京盛时,写下了这组诗以系哀思。但诗中所写,有与事实不符的,《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后人拟作,嫁名于珂。又有《玉楮集》8集,收嘉熙二年(公元1238)至四年(公元1240)的诗作共385篇。他的诗缺乏社会内容,仅有1篇《夏旱三首》写到农家生活。其他作品“虽时伤浅露”,“而轩爽磊落,气格亦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玉楮集》)。

岳珂的评价

  明万历年间,岳飞后裔岳元声建岳王祠(祠址在今嘉兴城区三塔路),内供有岳珂亲制的铜爵,上镌“精忠报国”4字,为岳珂书。南宋后,铜爵曾几次失而复得。清道光时,铜爵复存祠中。抗日战争前曾在杭州展出,抗日战争期间遗失。建国后,岳王祠坍废。岳珂在嘉兴的遗物还有“洗鹤石池”,今与“松化石”一起放置在南湖烟雨楼宝梅亭西侧。岳氏后裔散居在今嘉兴郊区建设乡旧岳村及桐乡市濮院镇。

岳珂的藏书故实

  为官之余,肆力于典籍和古物的收藏,曾到中原各地收集北宋文物典章,尤其是对北宋历代皇帝大臣的御笔和翰墨,编为《宝真斋法书赞》28卷。家富藏书,乃以家藏旧刻,设“相台家塾”,最知名刊刻《九经》、《三传》、《孟子注附音义》10卷、《论语集解附音义》10卷。以越中旧本注疏,参并兴国于氏、建安余仁仲本,凡20本,对音释注疏,反复参订,命良工入梓。后世推为善本。所撰《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于书本、字画、注文、音释、句读,脱简考异,皆罗列条目,详审精确。姚名达论“校勘学、版本学、刊刻学之确立,皆自兹始也”。其后贾似道刊《九经》,亦以数十种版本比较,雇百余人任校正,然独删落注疏,不及岳珂。著述甚多,因痛念祖父遭诬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天定录》等。另有《桯史》15卷、《媿郯录》15卷、《玉楮集》8卷、《三命指迷赋补注》、《棠湖诗稿》1卷、《小戴记集解》(稿佚)《续东几诗余》、《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