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贱谁不闻”出自唐代张籍的《献从兄》,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òu jiàn shuí bù wé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幼贱谁不闻”全诗: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
贤达失其所,沉飘同众人。
擢秀登王畿,出为良使宾。
名高满朝野,幼贱谁不闻。
一朝遇谗邪,流窜八九春。
诏书近迁移,组绶未及身。
冬井无寒冰,玉润难为焚。
虚怀日迢遥,荣辱常保纯。
我念出游时,勿吟康乐文。
愿言灵溪期,聊欲相依因。
《献从兄》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
贤达失其所,沉飘同众人。
擢秀登王畿,出为良使宾。
名高满朝野,幼贱谁不闻。
一朝遇谗邪,流窜八九春。
诏书近迁移,组绶未及身。
冬井无寒冰,玉润难为焚。
虚怀日迢遥,荣辱常保纯。
我念出游时,勿吟康乐文。
愿言灵溪期,聊欲相依因。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张籍的遭遇和对人生的思考。他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名利和虚荣的看法,以及对友谊和真诚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悲凉的笔调展示了张籍的个人遭遇和感叹。首两句"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贤达失其所,沉飘同众人。"描绘了他的境况,暗喻他在官场中的失意和漂泊。接下来的几句"擢秀登王畿,出为良使宾。名高满朝野,幼贱谁不闻。"则表达了他曾经的辉煌和名声,他的才华被朝廷所赏识,成为重要的使臣,名声远扬。然而,下文中"一朝遇谗邪,流窜八九春。诏书近迁移,组绶未及身。"揭示了他的不幸遭遇,因为遭受诬陷而被贬谪,流离失所,即使有迁官的诏书,也未能实现官职的晋升。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和虚荣的看法。"冬井无寒冰,玉润难为焚。虚怀日迢遥,荣辱常保纯。"这几句抒发了他内心的坚韧和淡泊,比喻自己虽然遭受冷落和困苦,但内心仍然保持着纯真和高尚的品质。最后两句"我念出游时,勿吟康乐文。愿言灵溪期,聊欲相依因。"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真诚的追求,他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依为伴,追求灵溪的境地,而不是沉迷于康乐的娱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遭遇和追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和虚荣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真诚友谊的渴望。诗词的意境悲凉而坚韧,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执着和追求。
xiàn cóng xiōng
献从兄
yōu yōu hàn tiān yún, bù yuǎn rú fēi chén.
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
xián dá shī qí suǒ, chén piāo tóng zhòng rén.
贤达失其所,沉飘同众人。
zhuó xiù dēng wáng jī, chū wèi liáng shǐ bīn.
擢秀登王畿,出为良使宾。
míng gāo mǎn cháo yě, yòu jiàn shuí bù wén.
名高满朝野,幼贱谁不闻。
yī zhāo yù chán xié, liú cuàn bā jiǔ chūn.
一朝遇谗邪,流窜八九春。
zhào shū jìn qiān yí, zǔ shòu wèi jí shēn.
诏书近迁移,组绶未及身。
dōng jǐng wú hán bīng, yù rùn nán wéi fén.
冬井无寒冰,玉润难为焚。
xū huái rì tiáo yáo, róng rǔ cháng bǎo chún.
虚怀日迢遥,荣辱常保纯。
wǒ niàn chū yóu shí, wù yín kāng lè wén.
我念出游时,勿吟康乐文。
yuàn yán líng xī qī, liáo yù xiāng yī yīn.
愿言灵溪期,聊欲相依因。
拼音:yòu jiàn shuí bù wén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仄韵) 去声十三问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访张籍。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15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15年后,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年),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年),迁国子司业。
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南宋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张司业集》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 4卷,共收诗317首。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四部丛刊》曾据以影印。
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2卷。
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和当时的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 如《采莲曲》、《江南曲》。
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口语入诗。他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
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张籍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