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天下稀”出自宋代赵蕃的《余干月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shān tiān xià x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溪山天下稀”全诗:风月随地有,溪山天下稀。
临流醒客寐,静夜觉渔归。
浥浥露侵鬓,飞飞萤点衣。
鹭鸥栖亦稳,知我故忘机。
《余干月夜》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月随地有,溪山天下稀。
临流醒客寐,静夜觉渔归。
浥浥露侵鬓,飞飞萤点衣。
鹭鸥栖亦稳,知我故忘机。
诗意:
这个月夜,风景和月色无处不在,但在溪山之间尤为难得。
我靠着河流醒来,听到远处的渔夫归来的声音,安静的夜晚让我觉得宁静。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我的额发,飞舞的萤火虫点缀着我的衣裳。
白鹭和海鸥都在安静地栖息,它们似乎明白我对繁忙的世事已经不再在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置身于自然之中的宁静与安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融合,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首先,诗人通过表现风月随处可见的场景,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和美好。风景和月色在这个夜晚中无处不在,但在溪山之间却显得尤为稀少和珍贵,突显出溪山之间的幽静和独特之美。
接着,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诗中的"临流醒客寐"描绘了诗人醒来的场景,静谧的夜晚唤醒了他的思绪。他听到远处渔夫归来的声音,体会到夜晚的宁静与安详。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诗人的容貌和周围的景物,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舒适。诗中的"浥浥露侵鬓"描述了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诗人的额发,"飞飞萤点衣"则形象地表达了夜晚飞舞的萤火虫点缀着他的衣裳。而"鹭鸥栖亦稳"则传达了鹭鸟和海鸥的安详栖息,它们似乎明白诗人有意忘却尘世的烦嚣,安静地留在这片宁静中。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致而富有感情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在宁静夜晚中追求内心安宁和舒适的心境。诗中的意象描写和情感表达相得益彰,使诗词充满了美感和情趣,给人以宁静和恬淡之美。
yú gān yuè yè
余干月夜
fēng yuè suí dì yǒu, xī shān tiān xià xī.
风月随地有,溪山天下稀。
lín liú xǐng kè mèi, jìng yè jué yú guī.
临流醒客寐,静夜觉渔归。
yì yì lù qīn bìn, fēi fēi yíng diǎn yī.
浥浥露侵鬓,飞飞萤点衣。
lù ōu qī yì wěn, zhī wǒ gù wàng jī.
鹭鸥栖亦稳,知我故忘机。
拼音:xī shān tiān xià xī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