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随若弟兄”出自宋代洪咨夔的《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suí ruò dì xiō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相随若弟兄”全诗: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
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
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
诗词:《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诗词中文译文:
第一首:
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
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
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
第二首:
昨夜见圆明,今朝逐物华。
不知人间事,犹自问桃花。
曾与歌钟别,还将梦寐赊。
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斜。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是洪咨夔写给李致远的母亲的挽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无尽的哀伤之情。
第一首诗中,洪咨夔描述了他与李致远的母亲相处的情景,他们像亲兄弟一样相互陪伴。作者羡慕李致远还有母亲的陪伴,因为他自己却没有母亲,这让他产生了对生命的无望之感。他在未生病时就思念起医治自己的药物,吃饭时也想念着已逝母亲为他留下的食物。然而,这种情感如今已经成为过去,他只能等待泪水和雨水一同倾泻。
第二首诗中,洪咨夔描述了自己对昨夜所见的明月和今晨所赏的美景的感受。然而,他却对世间的事物一无所知,只自问桃花的消息。他曾与母亲分别时唱歌敲钟,如今只能在梦中与母亲相聚。这种情感如今已经成为过去,他只能等待泪水和雨水一同斜落。
这两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洪咨夔对已故母亲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作者表达了对母亲存在的羡慕和对生命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感慨和对过去的回忆。通过对情感的真挚描绘和抒发,洪咨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的无尽感慨。
lǐ zhì yuǎn mǔ fū rén wǎn shī èr shǒu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
rì yǔ fū rén zǐ, xiāng suí ruò dì xiōng.
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
xiàn qú yóu yǒu mǔ, shǐ wǒ yù wú shēng.
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
wèi bìng sī qiú yào, fāng cān niàn yí gēng.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
cǐ qíng jīn yǐ yǐ, lèi yǔ dài tóng qīng.
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
拼音:xiāng suí ruò dì xiō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