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元凭心上细推求”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元凭心上细推求”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庚子祈雨蒋山赠月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píng xīn shàng xì tuī qiú,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元凭心上细推求”全诗

《庚子祈雨蒋山赠月老》

元凭心上细推求

欲知计寺金谷吏,便是钟山粥饭头。
尔欲朝朝动鱼鼓,我期日日饱貔貅。
几为晓灶炊烟喜,又作秋田渴雨忧。
自有宝公能办供,元凭心上细推求


赏析


《庚子祈雨蒋山赠月老》是宋代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想知道计寺金谷的吏役,
就是钟山的粥饭头。
你想每天早早击鼓起舞,
我盼望每日饱饮貔貅。
有时看到晨灶上升的炊烟,感到喜悦;
又会为秋田干渴的雨而忧虑。
我们有月老这位神灵,
必定会因心灵的微妙推求而自有办法供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月老神灵的信仰和祈求。诗中通过描绘计寺金谷吏役和钟山粥饭头的形象,表达了渴望得到雨水滋润的心情。作者期望每天都能有饱足的生活,并希望自然界的供应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作者也表达了对干旱和渴望雨水的秋田的担忧,希望月老能够施行神力,解决这个问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将作者内心的渴望和担忧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计寺金谷吏役和钟山粥饭头的描绘,诗中展现了普通人对生活温饱的向往。作者巧妙地将个人的期望与自然界的供应联系起来,通过祈求月老神灵的帮助,表达了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力量的仰望。它反映了宋代人民在面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时的心态和信仰。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语言简练,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捕捉,呈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李曾伯对于自然和人文之间联系的思考,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元凭心上细推求”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ēng zǐ qí yǔ jiǎng shān zèng yuè lǎo
庚子祈雨蒋山赠月老

yù zhī jì sì jīn gǔ lì, biàn shì zhōng shān zhōu fàn tóu.
欲知计寺金谷吏,便是钟山粥饭头。
ěr yù zhāo zhāo dòng yú gǔ, wǒ qī rì rì bǎo pí xiū.
尔欲朝朝动鱼鼓,我期日日饱貔貅。
jǐ wèi xiǎo zào chuī yān xǐ, yòu zuò qiū tián kě yǔ yōu.
几为晓灶炊烟喜,又作秋田渴雨忧。
zì yǒu bǎo gōng néng bàn gōng, yuán píng xīn shàng xì tuī qiú.
自有宝公能办供,元凭心上细推求。

“元凭心上细推求”平仄韵脚


拼音:yuán píng xīn shàng xì tuī qi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作者简介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作者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