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香消了六朝金粉”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香消了六朝金粉”出自元代王实甫的《仙吕 混江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xiāo le liù cháo jīn fě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香消了六朝金粉”全诗

《仙吕 混江龙》

香消了六朝金粉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赏析


诗词:《仙吕 混江龙》
朝代:元代
作者:王实甫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中文译文:
红叶如阵,风中飘扬,数以万计的红叶令人愁绪万千。
池塘中的梦境,黎明时分离别了春天。
蝶翼上轻轻沾染了飞舞的絮雪,燕子的泥巢香气招引着飘落的花尘。
思绪系于春天,情感短暂而柳絮漫长,花影之间,人与远方相隔千里却近在天涯。
香消失了六朝的奢华,清减了三楚的精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仙吕 混江龙》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忧伤的春景,通过独特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传递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易逝的感慨。

首先,诗中以红叶飘落来象征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红叶在风中飘扬,形成一片阵阵的景象,令人感到愁绪纷至沓来。这种景象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无常,唤起读者对生命短暂和岁月荏苒的深思。

接着,诗中通过描写池塘中的梦境,表达了离别春天的情感。黎明时分,春天离去,留下了梦中的美好回忆。梦境中的离别象征人与春天的分离,暗示了人生中充满离别和别离的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以一系列细腻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离去和人事的变迁。蝶翼轻轻沾染了飞舞的絮雪,燕子的泥巢吸引着飘落的花尘,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传递出温柔而难以捉摸的春天景观。柳絮的短暂,映衬出人情的短暂,而花影之间,人与远方虽然相隔千里,却近在天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六朝繁华和三楚精神的消逝的感慨。六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象征着繁华富贵的时代,而三楚指的是楚国的三个时期,代表着楚文化的兴盛。诗中的“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传递出岁月更迭、繁华衰落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文化精神逐渐衰减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以春天离去和人事易逝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别和人情的短暂,以及对繁华衰落和文化精神消逝的忧虑,传递了作者对人生与时光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引发读者对生命、时光和人情的深入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

“香消了六朝金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iān lǚ hùn jiāng lóng
仙吕 混江龙

luò hóng chéng zhèn, fēng piāo wàn diǎn zhèng chóu rén.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
chí táng mèng xiǎo, lán kǎn cí chūn.
池塘梦晓,阑槛辞春。
dié fěn qīng zhān fēi xù xuě, yàn ní xiāng rě luò huā chén.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xì chūn xīn qíng duǎn liǔ sī zhǎng, gé huā yīn rén yuǎn tiān yá jìn.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xiāng xiāo le liù cháo jīn fěn, qīng jiǎn le sān chǔ jīng shén.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香消了六朝金粉”平仄韵脚


拼音:xiāng xiāo le liù cháo jīn fěn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二吻

作者简介


王实甫王实甫,字德信,元朝杂剧作家,定兴(今定兴县)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作者介绍


王实甫的详细介绍

  王实甫,字德信,元朝杂剧作家。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天一阁本《录鬼簿》称他名德信。河北定兴人。诸本《录鬼簿》都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可能由金入元。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序》,可知王实甫于泰定元年(1324年)前已去世。明贾仲明增补《录鬼簿》,有《凌波仙》词吊王实甫:“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都代指元代官妓聚居的教坊、行院或上演杂剧的勾栏。显然,王实甫是熟悉这些官妓生活的,因此擅长于写“儿女风情”一类的戏。明陈所闻《北宫词纪》收《商调集贤宾·退隐》套曲,署为王实甫作,其中有“百年期六分甘到手,数支干周遍又从头”,可知其六十岁时已退隐不仕。但曲中又有“红尘黄阁昔年羞”、“高抄起经纶大手”,则其又曾在京城任高官,似与杂剧作家王实甫并非一人。

  《北宫词纪》所收署名王实甫的散曲《商调·集贤宾》、《退隐》中写道:“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人事远,老怀幽,志难酬,知机的王粲;梦无凭,见景的庄周”,“怕狼虎恶图谋,遇事休开口,逢人只点头,见香饵莫吞钩,高抄起经纶大手”,可知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不无坎坷,晚年退隐。曲中又有“且喜的身登中寿”,“百年期六分甘到手”,可以推断他至少活到60岁。这首散曲又见于《雍熙乐府》,未署名。因此,学术界对它的作者是谁有不同看法。

  《西厢记》最早的来源是唐代元稹所著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不过它是以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它和《董西厢》在情节上相差无几,但在每个方面都进一步加工、发展和提高,使戏剧冲突更加激烈,人物性格也更为鲜明,特别在心理描写上,细致、精确,引人入胜。《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中原音韵》曾把《西厢记》第1本第3折的曲文作为“定格”的范例标举。元末明初贾仲明的〔凌波仙〕吊曲说王实甫“作词章,风韵羡,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誉王实甫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可见,他的作品在元代和元明之际很为人所推重,《西厢记》其时已被称为杂剧之冠。

  王实甫所作杂剧,名目可考者共13种。今存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和《四大王歌舞丽春堂》3种。《韩采云丝竹芙蓉亭》和《苏小卿月夜贩茶船》都有佚曲。其余仅存名目而见于《录鬼簿》著录者有《东海郡于公高门》、《孝父母明达卖子》、《曹子建七步成章》、《才子佳人多月亭》、《赵光普进梅谏》、《诗酒丽春园》、《陆绩怀橘》、《双蕖怨》、《娇红记》9种。对王实甫曲目,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或认为《娇红记》非出王手,或认为《诗酒丽春园》亦非王作,还有人认为今存《破窑记》是关汉卿的作品,但都非定论。明清时代还有王实甫作《月明和尚度柳翠》和《襄阳府调狗掉刀》的著录和传闻,均不可靠。此外,自明代开始,出现《西厢记》是王实甫作关汉卿续或关作王续等说法,也都不可信。

  王实甫还有少量散曲流传:有小令1首,套曲3种(其中有一残套),散见于《中原音韵》、《雍熙乐府》、 《北宫词纪》和《九宫大成》等书中。其中,小令《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较有特色,词采旖旎,情思委婉,与《西厢记》的曲词风格相近。

  《西厢记》在王实甫现存的3种杂剧中,5本21折的《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