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土阶竹屋近诛茅”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土阶竹屋近诛茅”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新成茅庐独宿西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ǔ jiē zhú wū jìn zhū máo,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土阶竹屋近诛茅”全诗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土阶竹屋近诛茅

暮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深行乐地思招队,早悟危机欲绝交。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赏析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诗意表达了作者在西山茅庐独自居住的情景和内心感受。

诗中描述了黄昏时分,宁静的山野上有燕子筑巢,土阶竹屋靠近茅草的砍伐处。作者深入山野中的乐地,思考着招募门徒的事情,早早地就意识到了危机的临近,他渴望绝交以避免危险的发生。

溪水的声音从溪流对岸传来,像是在作者的枕边响起。月光先于月亮抵达树梢。这些景象都使得作者对于官场的虚妄与纷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官场上的事务无法真正满足自己的追求,因此不再嘲笑这些琐事。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独自沉思的心境。作者透过山野的宁静和纯净,对人世间的浮华和虚妄产生了深刻的思考。诗中的茅庐和西山象征着与世隔绝的清净之地,展现了作者内心追求真实和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和借景抒发了作者对于人世间繁华和权谋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坚守真我,追求内心自由的态度和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清新,给人以宁静和思考的空间,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土阶竹屋近诛茅”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īn chéng máo lú dú sù xī shān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mù shàng níng róng yàn zuò cháo, tǔ jiē zhú wū jìn zhū máo.
暮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shēn xíng lè dì sī zhāo duì, zǎo wù wēi jī yù jué jiāo.
深行乐地思招队,早悟危机欲绝交。
xī xiǎng gé xī lái zhěn miàn, yuè guāng xiān yuè dào lín shāo.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wèi guān tà luò zhēn wú shì, hé yòng fēn fēn gèng jiě cháo.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土阶竹屋近诛茅”平仄韵脚


拼音:tǔ jiē zhú wū jìn zhū máo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三肴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