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态生晴阴”出自宋代刘子翚的《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为独醒有诗因次其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tài shēng qíng y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异态生晴阴”全诗:群石翠参错,兹峰峙云林。
突星名固夸,流传经古今。
幽姿俨向背,异态生晴阴。
怒若抽翠笋,端如立瑶簪。
不有融结奇。
宁知化工深。
翁郎丘壑人,篮舆越秋岑。
崎岖丧乱间,逢幽亦登临。
把酒视云汉,浩歌散愁襟。
著鞭虽后余,归踪略相寻。
独醒订讹谬,怀人识君心。
政恐五字诗,光芒射奎参。
球味不可忘,写之朱丝琴。
《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为独醒有诗因次其韵》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群石翠参错,兹峰峙云林。
突星名固夸,流传经古今。
群石翠参错,形成了一片错落有致的景象,宛如翠绿的参差交错的山石,而这座峰峦挺立在云雾之中。
突出的星石以其独特的形态而著名,其美丽流传于古今。
幽姿俨向背,异态生晴阴。
怒若抽翠笋,端如立瑶簪。
这些石头虽然在幽暗中,但它们的姿态却庄严端正,有的形态奇特,有的在阳光下呈现出明亮的一面,有的在阴影中显得暗淡。
其中有的形状犹如初生的翠绿竹笋,有的则像是一根高贵华丽的玉簪耸立。
不有融结奇,宁知化工深。
翁郎丘壑人,篮舆越秋岑。
这些石头的形态奇特,使人不禁思考它们是如何形成的。这也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奇妙变化和深邃的化学过程。
这些山石见证了许多过往的人们,他们在山间穿梭,越过秋天的山峰。
崎岖丧乱间,逢幽亦登临。
把酒视云汉,浩歌散愁襟。
在这崎岖不平、世事变幻的间隙中,人们也能在幽静的山间登上高峰。
他们举起酒杯,远眺苍穹,唱起豪情壮志的歌声,让忧愁的心情得以舒缓。
著鞭虽后余,归踪略相寻。
独醒订讹谬,怀人识君心。
尽管我离开时已经迟了,但我仍然能找到回家的路。
即使一个人独自清醒,也能辨认出真假,感知到你的真心。
政恐五字诗,光芒射奎参。
球味不可忘,写之朱丝琴。
五字诗的威力令人敬畏,它们的光芒照耀着奎宿,熠熠生辉。
这种感觉无法忘怀,用朱丝琴写下这种感受。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石峰峦的美妙景象,通过形容石头的形态、色彩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感悟和情感。
jiāng shān tū xīng shí shì tè yù yì wèi dú xǐng yǒu shī yīn cì qí yùn
江山突星石士特欲易为独醒有诗因次其韵
qún shí cuì cēn cuò, zī fēng zhì yún lín.
群石翠参错,兹峰峙云林。
tū xīng míng gù kuā, liú chuán jīng gǔ jīn.
突星名固夸,流传经古今。
yōu zī yǎn xiàng bèi, yì tài shēng qíng yīn.
幽姿俨向背,异态生晴阴。
nù ruò chōu cuì sǔn, duān rú lì yáo zān.
怒若抽翠笋,端如立瑶簪。
bù yǒu róng jié qí.
不有融结奇。
níng zhī huà gōng shēn.
宁知化工深。
wēng láng qiū hè rén, lán yú yuè qiū cén.
翁郎丘壑人,篮舆越秋岑。
qí qū sāng luàn jiān, féng yōu yì dēng lín.
崎岖丧乱间,逢幽亦登临。
bǎ jiǔ shì yún hàn, hào gē sàn chóu jīn.
把酒视云汉,浩歌散愁襟。
zhe biān suī hòu yú, guī zōng lüè xiāng xún.
著鞭虽后余,归踪略相寻。
dú xǐng dìng é miù, huái rén shí jūn xīn.
独醒订讹谬,怀人识君心。
zhèng kǒng wǔ zì shī, guāng máng shè kuí cān.
政恐五字诗,光芒射奎参。
qiú wèi bù kě wàng, xiě zhī zhū sī qín.
球味不可忘,写之朱丝琴。
拼音:yì tài shēng qíng yīn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之父刘韐在靖康之难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刘子翚时年30岁,接到噩耗后,悲愤交集,与其兄刘子羽、刘子翼扶柩返里,守制庐墓三年。服除后,以父荫补承务郎,为兴化军(治今福建莆田)通判,后因体弱多病辞职。辞归武夷山,主管冲佑观,讲学传道,常徘徊涕泗于父兄墓地,累日不返。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吕氏,教育侄子刘珙,克尽孝友之道。
朱松在建州临终时,以子朱熹托付刘子翚教养,并对朱熹说,“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朱熹向刘子翚请教入道门径和次第,刘子翚告诉朱熹从《易经》中得到入道的门径,并以“不远复”三字告诫朱熹。刘子羽待朱熹如子侄,为朱熹之义父,给朱熹取字元晦,希望他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蓄之人。朱熹自认为元者四德之首,愧不敢当,就自己改字仲晦。朱熹后来将儒学发扬光大,成为理学大师,得益于刘子翚的悉心培养。
刘子翚无子,以兄刘子羽最小儿子刘玶为后,47岁时病逝,追谥文靖公。遗著由嗣子刘玶编为《屏山集》20卷,朱熹为之作序。宗杲曾作《刘子翚像赞》,称其“财色功名,一刀两断。立地成佛,须是这汉。”
刘子翚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是他的学生。钱钟书先生称朱熹是“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而称他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宋诗选注》),在宋代诸多道学和诗歌兼习的作家中,他是沾染“讲义语录”习气、“头巾气”最少的一位。与韩驹、吕本中、曾几等交游唱和,故诗歌造诣颇高。风格比较清爽明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风格高秀,不袭陈因”。其五言诗感慨含思,“幽淡卓练,及陶、谢之胜,而无康乐繁缛细涩之态”(《宋诗钞·屏山集钞序》)。朱熹在《屏山集跋》中评价说:“先生文辞之伟,固足以惊一世之耳目,然其精微之学、静退之风,形于文墨,有足以发蒙蔽而销鄙吝之心者,尤览者所宜尽心也。”(《屏山集跋》)在他的五言,尤其是五言古诗中可以获得这种印象。他的绝句佳作颇多,写景抒情擅长以明快的笔调表现深细的构思,表现出一个理学家特有的格物和体验工夫。
刘子翚受其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早年游秦、洛、赵、魏时,就注意搜访古迹,了解历史,以体会国家兴衰规律,南渡后虽隐居乡里,但无时不忧国,唯因病魔缠身,无力请缨,壮志难酬,因而写入诗中,多以长篇或组诗全景式地反映社会时事,如《望京谣》、《谕俗十二首》等。《汴京纪事》二十首前七首纪国都沦陷,后十三首忆往日繁华,以对比见感愤,殆若“诗史”,历来为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