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行宣城印”出自唐代高适的《送崔录事赴宣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xíng xuān chéng yì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欲行宣城印”全诗:大国非不理,小官皆用才。
欲行宣城印,住饮洛阳杯。
晚景为人别,长天无鸟回。
举帆风波渺,倚棹江山来。
羡尔兼乘兴,芜湖千里开。
中文译文:送崔录事赴宣城
大国总是有所顾虑,小官却只看才能。
他想去宣城任职,待在洛阳畅饮盏。
别人离开时晚景,长天中没有鸟群回。
他扬帆起航在波涛中,依靠船桨抵达江山之间。
我羡慕你能两者兼得,去开辟千里之芜湖。
诗意: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描述送行者崔录事去宣城任职的情景,表达了大国政治的复杂性和小官们的才干被重用的机会。诗人以崔录事为主人公,通过写他乘船离开洛阳,向他表达了羡慕之情,认为他既能获得政治上的晋升,又能畅饮洛阳的美酒,具有两全其美的机会。
赏析:这首诗的写作风格简练明快,以寥寥数句表达了送别者对崔录事的羡慕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晚景和鸟群的离去,形象地展示了送行者的离别和孤独。最后,诗人以借船行江山的方式,表达了对崔录事既能宣城印,又能享受洛阳之美的羡慕之情。
整首诗情感简洁而深沉,表达了诗人对送行者的赞美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大国政治的不易和小官们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机遇。诗人通过景物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充满希望和感慨的情境中,引发人们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sòng cuī lù shì fù xuān chéng
送崔录事赴宣城
dà guó fēi bù lǐ, xiǎo guān jiē yòng cái.
大国非不理,小官皆用才。
yù xíng xuān chéng yìn, zhù yǐn luò yáng bēi.
欲行宣城印,住饮洛阳杯。
wǎn jǐng wéi rén bié, cháng tiān wú niǎo huí.
晚景为人别,长天无鸟回。
jǔ fān fēng bō miǎo, yǐ zhào jiāng shān lái.
举帆风波渺,倚棹江山来。
xiàn ěr jiān chéng xìng, wú hú qiān lǐ kāi.
羡尔兼乘兴,芜湖千里开。
拼音:yù xíng xuān chéng yìn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二震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