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江海迹”出自宋代陈著的《至直学士院樊伯撝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lián jiāng hǎi j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自怜江海迹”全诗:远树晴堪数,孤云暝欲遮。
自怜江海迹,能到友生家。
落日明江色,轻风动麦花。
相看吾鬓白,不必问年华。
《至直学士院樊伯撝家》是宋代陈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体验。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远处的树木在晴朗的天空下清晰可见,孤立的云彩渐渐遮蔽了夜幕降临。我自怜惜自己在江海间旅行的足迹,如今却能来到友人的家中。夕阳照亮了江水的颜色,微风拂动着麦花的轻盈。我们相互注视着,我鬓发已经斑白,不必问及岁月的流逝。
诗词中的景色描写细腻而形象,通过远近景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和季节的转换。远处的树木和孤立的云彩,以及夕阳照射下的江水和轻风拂动的麦花,给人一种宁静和悠远的感觉。这些景色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韵味深长的意境。
诗词的情感表达深沉而含蓄。诗人以自我怀疑和自我反省的态度,表达了对自己在江海间行走的体验的思考和怀念。同时,诗人以友人的家作为归宿,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性。最后两句"相看吾鬓白,不必问年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接受和对友情的坚守,展现出对岁月变迁的豁达和对友情的珍重。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和人情世故的感悟。这种温婉而深邃的意境,使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悠远和思考的氛围,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时光流逝和友情的思考。
zhì zhí xué shì yuàn fán bó huī jiā
至直学士院樊伯撝家
yuǎn shù qíng kān shù, gū yún míng yù zhē.
远树晴堪数,孤云暝欲遮。
zì lián jiāng hǎi jī, néng dào yǒu shēng jiā.
自怜江海迹,能到友生家。
luò rì míng jiāng sè, qīng fēng dòng mài huā.
落日明江色,轻风动麦花。
xiāng kàn wú bìn bái, bù bì wèn nián huá.
相看吾鬓白,不必问年华。
拼音:zì lián jiāng hǎi jī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