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江天思故人”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江天思故人”出自宋代李弥逊的《和少章喜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tiān sī gù ré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江天思故人”全诗

《和少章喜晴》

江天思故人

日暮马行疾,峰峦过眼频。
雨阶长苦夜,晴谷似逢春。
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
机心常已尽,唯有白头新。


赏析


《和少章喜晴》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离别之情的思索和感叹。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日暮马行疾,
峰峦过眼频。
雨阶长苦夜,
晴谷似逢春。

风月起归恨,
江天思故人。
机心常已尽,
唯有白头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夕阳西下,马匹飞驰迅猛,
连绵的山峦在眼前迅速闪过。
雨水滂沱,阶梯上的长夜孤苦无依,
晴朗的山谷仿佛迎来了春天的气息。

风月之间,我心中的离愁与恨意油然而起,
江水和天空使我思念起故乡的亲人。
曾经的机会已经失去了,
唯有白发的年华还在不断更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思考。诗的开篇以夕阳下的快马形容时光的飞逝,山峦迅速闪过,传达出时光如梭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长夜中的雨水和晴朗的山谷,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离别和重逢的感受,暗示着离别之后的相聚如同春天的到来,给人以希望和慰藉。

后半部分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风月的美景唤起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离愁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作者感慨时光流逝,机会已经失去,但白发的岁月带给他希望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人情的离合,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江天思故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shǎo zhāng xǐ qíng
和少章喜晴

rì mù mǎ xíng jí, fēng luán guò yǎn pín.
日暮马行疾,峰峦过眼频。
yǔ jiē zhǎng kǔ yè, qíng gǔ shì féng chūn.
雨阶长苦夜,晴谷似逢春。
fēng yuè qǐ guī hèn, jiāng tiān sī gù rén.
风月起归恨,江天思故人。
jī xīn cháng yǐ jǐn, wéi yǒu bái tóu xīn.
机心常已尽,唯有白头新。

“江天思故人”平仄韵脚


拼音:jiāng tiān sī gù rén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