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僧怀素工草书”出自唐代戴叔伦的《怀素上人草书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ǔ sēng huái sù gōng cǎo sh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楚僧怀素工草书”全诗: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
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
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
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怀素上人草书歌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
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
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
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中文译文:
楚地僧人怀素,精通草书艺术,以古法创新有余。
他的神情清澈,骨骼挺拔,意念真实自然,醉来时他为我们挥舞健壮的笔触。
开始时他通过破碎的笔画展现鲜明的风采,仿佛每一笔都是花朵般的绽放,但春天的景色却残留有些延迟。
突然间,他的作品变得壮丽而枯涩,画中的龙蛇盘旋,兽类屹立。
他的毫笔飞速奔驰,墨迹激烈流淌,久坐他的作品前的人们都失声惊叹、目不暇接。
他的心与手相互配合,姿态转化奇妙,形状多变,怪异而却又合适。
人们纷纷仔细询问其中的妙处,怀素自言他自己也不完全明白其中的奥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僧人怀素的草书艺术风格。怀素擅长草书,将古代的书法技巧与创新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中提到怀素的作品在创作上有始有终,从破碎的开始逐渐形成鲜明的风采。怀素的笔触奔放而有力,画面中充满了壮丽的景象,尤其是抽象的龙蛇和兽类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怀素的作品充满了活力和力量,观者们在欣赏时都不禁失声惊叹,难以置信地目睹他的绘画技巧。
诗的最后,怀素谦逊地表示自己也不完全理解自己的作品中蕴含的奥义。这表达了他对艺术的虚心与探索的精神,也让人对他的作品充满了更多的兴趣和想象空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怀素的草书艺术风格和他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的探索与奇妙。它使读者对怀素的作品产生了兴趣,同时也赞美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家所展示出的才华和自省。
huái sù shàng rén cǎo shū gē
怀素上人草书歌
chǔ sēng huái sù gōng cǎo shū, gǔ fǎ jǐn néng xīn yǒu yú.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
shén qīng gǔ sǒng yì zhēn shuài,
神清骨竦意真率,
zuì lái wèi wǒ huī jiàn bǐ.
醉来为我挥健笔。
shǐ cóng pò tǐ biàn fēng zī, yī yī huā kāi chūn jǐng chí.
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hū wèi zhuàng lì jiù kū sè, lóng shé téng pán shòu yì lì.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
chí háo zhòu mò jù bēn sì,
驰毫骤墨剧奔驷,
mǎn zuò shī shēng kàn bù jí.
满坐失声看不及。
xīn shǒu xiàng shī shì zhuǎn qí, guǐ xíng guài zhuàng fān hé yí.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rén rén xì wèn cǐ zhōng miào, huái sù zì yán chū bù zhī.
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拼音:chǔ sēng huái sù gōng cǎo shū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仄韵) 去声十七霰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戴叔伦,幼年才思敏捷。一次,老师带他到郊外游玩,来到一个名叫白店的地方,正好遇见一只白色的公鸡站在高处啼叫。老师即兴拟出上联:
白店白鸡啼白昼;
小叔伦边走边寻思,一直到了日头偏西,还未想出恰当的对句。后来,他们走到一个叫黄村的地方,恰巧碰到一只黄狗从大门内窜出来,追着他们狂叫。这时,戴叔伦灵机一动,马上对出下联:
黄村黄犬吠黄昏。
戴叔伦是江苏/金坛县人。他爷爷戴修誉和他爸爸戴昚用,都做了一辈子隐士而不愿为官。可到了戴叔伦这辈儿,他与哥哥戴伯伦就都开始做官了。他哥哥做的官不大,仅是个县令。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里说戴叔伦是贞元十六年(公元805年)中的进士,恐大谬。唐人权德舆为戴叔伦所写的“墓志铭”很清楚地说,戴叔伦死于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春秋五十八岁。倒推一下,其生年则为公元732年。而公元805年时,戴叔伦已经死了17年了,绝不可能再登什么进士第。想必辛文房是没见过权德舆为戴叔伦所写的这篇“墓志铭”,所以就一通瞎猜。戴叔伦中进士,估计应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前后,那时他二十六岁,“安/史之乱”也刚平息。在“安史之乱”平息前,戴叔伦一直跟从当时的名士萧颖士学习,且因避乱而去鄱阳暂居过几年。他三十二岁时,吏部尚书兼盐铁转运使/刘晏很欣赏他,向朝廷上表推荐戴叔伦为九品秘书正字,并召他入自己的幕府中做事。盐铁转运的差事,其实就是负责国家盐务与钱粮的运输。那时,刘晏负责的是湖南一带的盐铁转运,戴叔伦可谓是他的得力助手。一次,戴叔伦押解钱粮路过四川云安,正逢叛臣杨子琳谋反,劫持了戴叔伦,并威吓戴叔伦说,“把钱交出来,我就免你一死。”我们的戴大人竟也宁死不屈了一把,说“身可杀/财不可夺”,那杨子琳看看也没什么办法,就又把他放了。戴叔伦因此而升为八品的监察御史。五十岁时,再升为七品的东阳县令。任县令期间,因政绩卓着,加授从六品的大理司直。五十二岁时,提升为正六品的侍御史。五十三岁那年,代任四品的抚州刺史,同年转正,加授金紫服(《新唐书车服志》曰:自是百官赏绯/紫,必兼鱼袋,谓之章服。),封谯县开国男爵位。
戴叔伦的诗,自唐人高仲武说他“其骨稍软”后,清代的纪晓岚、翁方纲、乔亿等人也都讲他“雄浑不足”或“皮松肌软”之类的话。我倒不以为然,因为大凡充满澹泊之意的诗,你让它怒目圆睁或铿锵有声也不大可能,雄浑与澹泊原本就是一对儿矛盾,非要二者兼备起来,就是浑球儿的要求了。再则,纪晓岚、翁方纲是何等脾气与人物----那是拼命入世的大官人啊,所写的东西自然是“进取”有余、“奋斗”刚强。
而戴叔伦是不想逞强的,即使三十岁出头时被刘晏推荐做了九品的秘书省正字,也还抒写着“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的恬淡情愫。等到他升任御史时,对于仕途其实已有厌倦情绪了,诸如“早知名是病,不敢绣为衣”以及“身随幻境劳多事/迹学禅心厌有名”之类的诗句,就很能表明他激流勇退的心思。据说在出仕前,他就曾半隐于小天台山中,常与方外之士交往,甚至精研《易经》,很打算求仙学道。
其实,戴叔伦有他自己的诗歌观,他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蓝田那地方在陕西省,以盛产美玉闻名。但美玉在尚未开采出山以及未加工前,猛地看去其实与一块破石头无异,自然不能把它放在眼前来观赏,与其拿到眼前来看一块破石头,真不如去看它在山中被烈日照耀时所生发出的朦胧光芒。把这句话说的更明白些,其实就是说“诗贵朦胧”。当然,这句话可能也还有另外一种指向----诗人与诗之关系,因为“蓝田生玉”这四字的本意指的是“只有蓝田那地方才能产出美玉”,换言之----只有好诗人/才能出好诗;而好诗人未必就能够拉到你跟前做成好朋友或好人,一但你离诗人近了/熟了/没了神秘感,没准儿就开始讨厌他了。倘若再发现他有打嗝放屁的毛病,口臭腋臭的气息,以往那美好诗人的形象很可能就被彻底糟蹋。若干年前,我去贵州出差,顺便到贵州农学院造访了一下印象中还不错的诗人郑单衣,可见面时惊闻他身上散发出浓烈的胡臭,就再也不想见他的人和诗了。
估计戴叔伦是不会有胡臭的,即使有,也知道要躲人远一点,留个好印象。他让人远远看他的诗,自己也把诗写得远远的----
年年五湖上,厌见五湖春。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风尘。今日扁舟别,俱为沧海人。
自唐人高仲武始,宋/元/明/清历代评论者能比较认可的基本是他的五律, 《中兴间气集》里所选的六首戴诗,全是五律。唐人姚合在《极玄集》里所选的七首戴诗,不是五律的也只有一首。唐人韦糓所编的《才调集》选戴诗四首,三首是五律。其实,从初唐到中唐,五律一直是诗坛上的主流诗体,即使是“省试诗”也是十二句的五言体,所以诗人大都对五言诗的写作下过极深功夫,而以五律或五言体见长的诗人也就不独戴叔伦一个了。 有一个情况是需要特别说明的,那就是收在戴叔伦名下的诗,伪作及还不能确定的比较多。 《全唐诗》共收戴叔伦诗304首,基本是以明代的活字本唐人诗集/朱警的《唐百家诗》/胡震亨的《唐音统笺》/《文苑英华》以及清康熙年间席启寓所编的《唐百名家集》等书为依据编纂而成。上世纪八十年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蒋寅先生耙梳考证,暂时得出可确信为戴作的184首,可确定为伪作的56首,而备考之作依旧高达64首之多。戴诗的伪作及不确定之作的数量之所以很高,主要因为历经宋/元时期的频繁战乱,各类文集遭兵焚及散佚均很严重,明代以后的民间私馆刻本又基本属传抄性质,七拼八凑,许多诗甚至都是唐代以后的人所写,故可做的考据工作依然很多。四百多年后的宋朝,也有位姓戴的诗人叫戴复古,诗名响彻东南半壁江山近五十年,这人便是戴叔伦的后裔。若比较二人的诗,我其实更喜欢戴复古的,也常摘他的对偶诗句写成对联赠给友人,诸如“心宽忘地窄/亭小得山多”、“无心当世用/袖手看人忙”、“一心似水惟平好/万事如棋不着高”、“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苦恨好山移不得/生憎俗客去还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