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溪边渡”出自宋代周紫芝的《生查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g cǎo xī biān d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芳草溪边渡”全诗:金鞍欲别时,芳草溪边渡。
不忍上西楼,怕看来时路。
帘幕卷东风,燕子双双语。
薄幸不归来,冷落春情绪。
《生查子》是宋代诗人周紫芝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鞍欲别时,芳草溪边渡。
不忍上西楼,怕看来时路。
帘幕卷东风,燕子双双语。
薄幸不归来,冷落春情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心情。诗人骑在金色的马鞍上,准备离开,途经芳草丛生的溪边。然而,他不忍心登上西楼望着即将离开的路途,因为这会让他感到痛苦。迎面吹来的东风掀起帘幕,燕子成双成对地互相啁啾。诗人感到自己幸运不济,无法回到心爱的人身边,孤寂地度过了春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诗人将自己的心情寄托于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写中。金鞍、芳草、溪水等元素都给人一种优美的画面感,与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不愿意登上西楼,不愿意面对即将离开的路途,这表达了他对分离的不舍和恐惧。帘幕被东风吹动,燕子成双成对地交流,形成了一种与诗人孤寂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景象。诗人在诗末提到自己的薄幸和冷落,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和对爱情的渴望。整首诗以简短的句子和凄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深情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shēng zhā zǐ
生查子
jīn ān yù bié shí, fāng cǎo xī biān dù.
金鞍欲别时,芳草溪边渡。
bù rěn shàng xī lóu, pà kàn lái shí lù.
不忍上西楼,怕看来时路。
lián mù juǎn dōng fēng, yàn zi shuāng shuāng yǔ.
帘幕卷东风,燕子双双语。
bó xìng bù guī lái, lěng luò chūn qíng xù.
薄幸不归来,冷落春情绪。
拼音:fāng cǎo xī biān dù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
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无豫章生硬之弊,亦无江湖末派酸饀之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其诗在南渡之初,则特为秀出,足以继眉山之后尘,伯仲于石湖剑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