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藏归去”出自宋代刘沆的《甘州》,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juǎn cáng guī q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卷藏归去”全诗:万一云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
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
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
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
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
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
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甘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刘沆创作而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而美丽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一云爱累累、万颗贯骊珠,
特地写幽芳。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
清影横窗。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
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
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
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
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这首诗的诗意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慨。诗中以描绘乌云和明珠为开头,传达了诗人对美丽景色的感叹与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人生太过短暂。黄昏逐渐变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传达了岁月的沉淀和静谧。诗词中的“冷澹一枝两叶”和“笔下老秋光”意味着诗人对寂寥和岁月流转的体验。诗中还提到“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显示了诗人对生命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的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散发着雅趣悠长的幽静景色,给人一种深邃而平和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沉淀和人生深意的思考。诗中的柔髭修梗和映风姿雾质的描绘,使景色更加细腻生动,给人以美感和想象力。整首诗以一种回望的姿态,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与时间流转的感慨,也折射出了作者对自己生命的思索和体悟。
总的来说,《甘州》这首诗词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通过景色的转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慨与思考。这使得这首诗具有一种深邃而优雅的诗意,并展示了刘沆作为宋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gān zhōu
甘州
wàn yī yún
万一云
ài lěi lěi wàn kē guàn lí zhū, tè dì xiě yōu fāng.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
xiǎng huáng hūn yún dàn, yè shēn rén jìng, qīng yǐng héng chuāng.
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
lěng dàn yī zhī liǎng yè, bǐ xià lǎo qiū guāng.
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
cān tòu yuán míng xiāng, rì guān kāi huāng.
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zuì shì róu zī xiū gěng, yìng fēng zī wù zhì, yǎ qù yōu cháng.
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
gèng lín lí cǎo shèng, bǎ wán mò yóu xiāng.
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
zhēn zhòng hǎo juǎn cáng guī qù, zhěn píng jiān piān chēng dào rén chuáng.
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
jiāng nán lù, hòu huí zhòng jiàn, tóng huà qī liáng.
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拼音:juǎn cáng guī qù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刘沆,今江西省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人。北宋至道元年(995年)九月十八日生。天圣八年(1030年)刘沆进士及第,名列第二。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共7年,“自进士设科,擢高第至宰相者,吉郡以沆为首”,在位以“长于吏事”著称。
皇祐三年(1051年)三月,刘沆由尚书工部侍郎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以前政事多由宰相决断,副相不过备位而已。刘沆任职后,积极参与国事决策,重大问题多廷议解决,对政事有所救正。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刘沆又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当时中书省任官多近臣举荐,刘沆向皇帝进言指出其三弊:一、近臣保荐,授非公选,多出私门,浮薄权豪之流交相荐举,互以贸易,以致不能选贤任能;二、任人唯亲,造成“当入川广,乃求近地;当入近地,又求在京”,边远贫困之地无人愿去;三、奖罚升迁,“常格虽存,侥幸尤甚,以法则轻,以例则厚,执法者不能持法,多以例与之”,以致赏罚不明。刘沆恳请皇帝能革除这用人上的弊端,使真正有才德的人,能挑选到政府部门中来。仁宗接受了刘沆的奏请,诏令照此施行。
刘沆奉诏,实行三举,革除“三弊”。一、举荐贤才。他反对近臣拉关系,走后门,任用无德无才之人;而他本人则以国家利益为重,大力举荐贤才,为安邦治国尽力尽责。当时欧阳修被谗出守同州(今陕西澄城县),刘沆奏请皇帝把欧阳修留在史馆修书。过后不久,推荐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不负众望,与宋祁等到同心协力,终于编修成了一部高水平的《新唐书》。刘沆荐人,不为私利,完全出于公心,他引富弼共政,勉其大展经纶,富弼感激不尽。刘沆罢相后,富弼写了一封信给他,仍不忘此事:“每辱公勉以尽瘁”。弼终身感其恩德。二、强化中央集权。定御史迁次之格,“满二岁者与知州,御史范师道、赵忭,岁满求补郡,沆引格出之”。三、竭力抑制侥幸,深入观察权近的功过是非,“阴持以轩轾取事论者,以此少之”,“沆挟台谏之威。权近畏之。”
刘沆为相,敢于启用贤人,救正时弊,他的这种刚正性格,得罪了那些侥幸谋官者与既得利益者,于是群起而攻。中丞张升上书刊号17条弹劾刘沆。仁宗皇帝本性温厚,时人说他“无隔夜之怨”,眼看刘沆被控,便一改初衷,取消革新。刘沆孤掌难鸣,受到内外夹击,便称病求罢,坚卧月余,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后,以观文殿大学士、工部尚书知应天府,再后迁刑部尚书,徙陈州(今河南省淮阳)。
刘沆故事一则
真宰相刘沆
(宋仁宗时)刘沆任丞相执政的时候,他故乡家族中有人逃避拖欠了国家的赋税达几十万钱;但刘沆并不知道这件事。当地的官员一连好几任都因为是刘丞相家族而不敢过问。程珦来担任庐陵县县尉时,负责征收赋税,把逃避拖欠赋税的刘沆 族人逮捕关入监牢内,责令他们把所欠赋税全部缴清才能释放。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刘沆。刘沆说:“赋税不及时上缴,原是我家犯了法,怎么可以叫地方官徇情而不照国家法令办事呢?”就写信给程珦道歉。后来程珦辞官回到京城,刘沆接见,很有礼貌。程珦出来后,对别人说:“刘沆的大量,不是他人能比得上的,是真宰相。”
欧阳修被谗出守同州,他向皇帝建议把欧阳修留在史馆修书,极力推荐让其编纂《唐书》,并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不负众望,与宋祁等人同心协力,将《新唐书》编纂问世。嘉佑元年(1056)十月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工部尚书、知应天府,后又迁刑部尚书,徙陈州。个人藏书丰富,据《宋史·艺文志》著录有《刘沆书目》2卷,当为其家藏书目,今已佚,其藏书数量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