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珠翠有声风绕幡”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珠翠有声风绕幡”出自唐代许浑的《题舒女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ū cuì yǒu shēng fēng rào fā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珠翠有声风绕幡”全诗

《题舒女庙》

珠翠有声风绕幡

山乐来迎去不言,庙前高柳水禽喧。
绮罗无色雨侵帐,珠翠有声风绕幡
妆镜尚疑山月满,寝屏犹认野花繁。
孤舟梦断行云散,何限离心寄晓猿。


赏析


《题舒女庙》
山乐来迎去不言,
庙前高柳水禽喧。
绮罗无色雨侵帐,
珠翠有声风绕幡。
妆镜尚疑山月满,
寝屏犹认野花繁。
孤舟梦断行云散,
何限离心寄晓猿。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庙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诗人通过描写山乐的场景,展示了庙宇所具有的超然净土,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静谧的,没有言语的交流,只有山乐作为迎宾曲迎接来来往往的人们。

诗人又描绘了庙前的景象,高高的柳树,水禽的叫声,使得整个庙前更加热闹活跃,充满了生机。进一步描述了绮罗(huā)无色,雨水渗透到了庙里的帐篷里,表现出细腻的描写技巧。

然后,诗人用珠翠有声来表现风绕着幡旗的情景,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接着,诗人描绘了庙里的景象,妆镜尚怀疑着山中的月亮是否已满,寝屏仍然识别着外面的野花盛开。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庙内外的差异,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迷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孤舟梦破,云散离去的心情,将寄托在晓猿的啼叫中。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寄托和期待,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中文译文:
山乐不言自迎来,
庙前高柳水禽群鸣。
绮罗雨湿幔无色,
风声珠翠幡边轻。
妆镜疑疑山月满,
寝屏仍见野花明。
孤舟梦破云行散,
离心唯托晓猿声。

“珠翠有声风绕幡”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shū nǚ miào
题舒女庙

shān lè lái yíng qù bù yán, miào qián gāo liǔ shuǐ qín xuān.
山乐来迎去不言,庙前高柳水禽喧。
qǐ luó wú sè yǔ qīn zhàng,
绮罗无色雨侵帐,
zhū cuì yǒu shēng fēng rào fān.
珠翠有声风绕幡。
zhuāng jìng shàng yí shān yuè mǎn, qǐn píng yóu rèn yě huā fán.
妆镜尚疑山月满,寝屏犹认野花繁。
gū zhōu mèng duàn xíng yún sàn, hé xiàn lí xīn jì xiǎo yuán.
孤舟梦断行云散,何限离心寄晓猿。

“珠翠有声风绕幡”平仄韵脚


拼音:zhū cuì yǒu shēng fēng rào fān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作者简介


许浑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作者介绍


许浑的生平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许浑的文学评价

  从总体上说,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从艺术角度来看,正因为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单独地看还不错,写多了就成了俗套,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

许浑的诗作特色

  许浑以登临怀古见长。名篇如《咸阳城东楼》、《金陵怀古》、《故洛城》、《途中寒食》、《凌□台》,追抚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颇有苍凉悲慨之致。但往往限于伤今吊古,别无深意,读多难免有落套之感。其宦游、寄酬、伤逝诸作,亦时有佳句,如“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暮宿东溪》),“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都能在写景中托寓情思,婉丽可讽。而意境浅狭,气格卑弱,是其通病。另外,许浑是《清明》一诗的作者,由于南唐编《千家诗》时出错,导致《清明》一诗的作者至今仍误传为杜牧,在此改正。

  其诗现存 500首左右,无一首古体。近体以五、七言律诗居多,圆稳工整,属对精切,致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的赞语。 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说来,他的警句常出现在第二联,如“溪云初起日沉阁(一作“谷”),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洛城》),而到后半篇往往流于平沓,各首间句意也时见复出。他喜欢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为后人所仿效,称作“丁卯句法”。

  《丁卯集》2卷,有明汲古阁刻本及《四部丛刊》影印的影宋写本。涵芬楼影印宋蜀刻本,题名《许用晦文集》,多拾遗2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所收,则于正集2卷外,有续集1卷,续补1卷、集外遗诗1卷,较为完备。《全唐诗》析为11卷,有相当数量诗篇与杜牧及他人诗作重见互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