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儿慕后蓬莱还”出自宋代阳枋的《遣季子寿黄循斋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ū ér mù hòu péng lái há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呼儿慕后蓬莱还”全诗:自得遗书学子房,拟来辟谷并山阳。
仙乡不秘眼前道,俗相惭无肘后方。
经叶再传新雨露,桃花重发旧门墙。
呼儿慕后蓬莱还,勤爇南丰不尽香。
《遣季子寿黄循斋二首》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自得遗书学子房,
拟来辟谷并山阳。
仙乡不秘眼前道,
俗相惭无肘后方。
诗意:我自得到季子寿的遗书,学习他的思想和智慧。我计划离开尘世,隐居于谷中和山阳之间。仙境之乡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眼前的道路上。世俗之人会羞愧,因为他们没有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
赏析:诗人阳枋通过自得遗书,学习季子寿的思想和智慧,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道德的追求。他计划远离尘世的喧嚣,选择隐居于宁静的谷中和山阳之间。诗中提到的仙境之乡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眼前的道路上,暗示着追求高尚境界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诗人对世俗之人的惭愧表示不屑,认为他们没有追求高尚品德和道德的勇气和决心。
第二首:
经叶再传新雨露,
桃花重发旧门墙。
呼儿慕后蓬莱还,
勤爇南丰不尽香。
诗意:经过叶片的传播,新的雨露再次滋润着植物。桃花重新绽放在旧门墙上。诗人呼唤孩子们,向他们传达对后蓬莱仙境的向往,希望他们也能勤奋努力,使自己的品德和才华散发出持久的芳香。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诗人通过描述雨露滋润植物、桃花重新开放,表达了自然界的循环和再生。诗中呼唤孩子们,希望他们向往后蓬莱仙境,追求高尚的境界,同时也鼓励他们勤奋努力,使自己的品德和才华散发出持久的芳香。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对境界的向往为主题,寓意着追求高尚和美好的人生价值。
qiǎn jì zǐ shòu huáng xún zhāi èr shǒu
遣季子寿黄循斋二首
zì dé yí shū xué zǐ fáng, nǐ lái bì gǔ bìng shān yáng.
自得遗书学子房,拟来辟谷并山阳。
xiān xiāng bù mì yǎn qián dào, sú xiāng cán wú zhǒu hòu fāng.
仙乡不秘眼前道,俗相惭无肘后方。
jīng yè zài chuán xīn yǔ lù, táo huā zhòng fā jiù mén qiáng.
经叶再传新雨露,桃花重发旧门墙。
hū ér mù hòu péng lái hái, qín ruò nán fēng bù jìn xiāng.
呼儿慕后蓬莱还,勤爇南丰不尽香。
拼音:hū ér mù hòu péng lái hái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