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短初侵水”出自明代贝琼的《寒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ú duǎn chū qīn shuǐ,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蒲短初侵水”全诗:不知春已过,一月雨声中。
蒲短初侵水,花残更受风。
病疑耽酒过,穷觉向诗工。
失喜闻莺语,飞来草屋东。
《寒食》是明代诗人贝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食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不知春已过,一月雨声中。
蒲短初侵水,花残更受风。
病疑耽酒过,穷觉向诗工。
失喜闻莺语,飞来草屋东。
诗意:
这首诗以农历三月初九的寒食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领悟。诗人不知不觉中错过了春天,只在一月雨声的陪伴下才意识到春天已经过去了。蒲草短短的芽初次触及水面,花儿已经凋谢残败,更加脆弱地受风吹拂。诗人在疾病中怀疑自己是否沉迷于酒色之中,而穷困的生活也使他觉得只有写诗才能有所作为。然而,他失去了对鸟儿鸣唱的喜悦,只能听到莺鸟的声音从东方的草屋飞来。
赏析:
《寒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中的春天已经错过,蒲草和花儿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易逝。诗人身处疾病和贫困之中,通过写诗来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寄托,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追求。然而,诗人失去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只能听到莺鸟的声音从草屋的东方飞来,暗示着他对生活中喜悦的渴望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抒发了贝琼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诗歌创作和生活中喜悦的追求和失落。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内化于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hán shí
寒食
bù zhī chūn yǐ guò, yī yuè yǔ shēng zhōng.
不知春已过,一月雨声中。
pú duǎn chū qīn shuǐ, huā cán gèng shòu fēng.
蒲短初侵水,花残更受风。
bìng yí dān jiǔ guò, qióng jué xiàng shī gōng.
病疑耽酒过,穷觉向诗工。
shī xǐ wén yīng yǔ, fēi lái cǎo wū dōng.
失喜闻莺语,飞来草屋东。
拼音:pú duǎn chū qīn shuǐ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贝琼曾祖贝珪,宋理宗时由苏州徙崇德(今浙江桐乡),筑室语儿溪上,遂为史山。史山即殳山(今属浙江海宁双山乡)。贝琼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少年时即颖悟,性坦率,不修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师事同乡黄次山、会稽杨维桢。元末世乱,隐居教授,往来于华亭(今江苏松江)、海昌(今浙江海宁)间,生徒云集。又曾主教幽湖(今桐乡濮院)朱显道家。48岁时始领乡荐,游京师,作《真真曲》,由此知名。时张士诚据平江(今苏州市),贝琼隐居殳山,累征不就。
明洪武三年(1370),举明经,召修《元史》。同官李敏卿等称其叙事直而不徇。史成,受赐归乡。洪武五年,奉命出任浙江乡试官。次年,任国子助教,后改作中都国子监,教授勋臣子弟。与张美和、聂铉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曾叹古乐衰废,堂堂成均(官设学校),徒具其名,作《大韶赋》以寄感慨。在史馆,与金华宋景濂相友善,凡有著作,常互相推让。及景濂为司业,建议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于天子之学。太祖拒不采用,而当时犹有赞同者,琼乃作《释奠》以解辩之,赢得识者之赞赏。其坚持正道,大多类此。洪武十一年,致仕归。翌年,卒于家,葬于语儿乡。
贝琼有子5人,大多有文名。次子贝翱字秀翔,能诗,著有《平淡集》。
明潘廷章《硖川图志》载:殳山又作芟山,西山之西北六里,高二十余丈,周七里,桐辖也。《桐邑志》曰:殳山,因殳仙而得名。殳仙名基,得导引术入千金乡,相传宋时人,登此山数年,跌坐而化……其地历史,据《石泾小志》载:“汉代为由拳县西南境,三国(吴)后改属嘉兴,五代(后晋)时又改属崇德,明代宣德五年(1430)后划归桐乡。至1950年,殳山又划归海宁双山乡。
从贝琼的诗可以看出,他可能就是海宁当时的殳山人,有《殳山隐居诗》为证: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野花作雪都辞树,溪水如云欲到门。无复元戎喧鼓吹,试从田父牧鸡豚。来青处士时相过,犹是平原旧子孙。”
光看此诗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殳山山麓有他的故宅与来青堂主陆容的遗址。殳山位于硖石镇双山村,分为东殳山和西殳山,东殳山也称史山。所《硖石图志》记载:“殳山在西山之西六里,高二十余丈,周七里,桐辖也。”桐邑志曰:“因殳仙而得名。殳仙名基,得导引术入千金乡。相传宋时人,登此山数年,趺坐而化,其徒收瘗惟巾氅云。”殳山上名胜古迹很多,据《桐乡县志》记载:“山上有潮音庵,又有殳仙石、铜棺冢、洗药池、炼丹台、藏兵坞、小赤壁、一滴泉、公主墓诸胜迹,山麓有明初贝清江故宅及陆容来青堂遗址。”1950年,桐乡县屠甸区殳山乡的七个村并入海宁县。20世纪80年代,已将殳山改为公墓。
殳山原属桐乡,后改归为海宁。故说贝琼是桐乡人也没错,说他是海宁人更是没错。现殳山归属海宁的双山乡,那贝琼自然就是海宁人了。另外,他还写了《游殳山诗》:
神人夜割蓬莱股,苍然尚作青狮舞。殳基得道此飞腾,烟火千家自城坞。前年盗起官军下,存者如星绕四五。我来欲置读书床,出入未愁穿猛虎。山寒月黑无人声,夹道长松作风雨。”
从诗句来看,贝琼确实曾在殳山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