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此太遗物”出自宋代晁补之的《谒岱祠即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á cǐ tài yí wù,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答此太遗物”全诗: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天行帝出震,其位生物元。
不周偾西北,川乃东南奔。
宁知六鳌死,竟使二山沦。
不有是难倾,孰维大块根。
尝闻周官说,实惟天帝孙。
神灵所镇守,民物斯芘存。
幽明吻一理,有道惟常尊。
不觉下马拜,僮奴亦蹲循。
乃知正直理,足使冥顽敦。
三王有损益,商人所尊神。
明法或不惧,夜行安得逡。
以此辅世教,庶几驱骜民。
暮宿太平驿,不眠虑丝棼。
明朝好天色,万象开胚浑。
势横恒碣尽,支压齐鲁蹲。
五色冒日观,一握通帝阍。
恢拓下嶊嶉,青苍上氤氲。
泉石竞沮洳,烟岚互纷纶。
高举躐风海,深蹯跆火轮。
涛波卷堆阜,一一溟渤吞。
棋枰视井邑,匕箸藏松椿。
碧瓦峙双阙,红墙缭长闉。
愿瞻岩閟客,内涤邪垢魂。
赐臣登绝顶,一览神秀原。
万壑射窈窕,三坛矗嶙峋。
莽不睹项领,何能穷髀跟。
稍稍指凫绎,依依数亭云。
松列大夫爵,鸁识将军坟。
琐屑涧花丽,霏微崖药熏。
广大良有以,奇险安足论。
瑰诡有形上,颓然德弥惇。
得无希夷子,傲世逃深蓁。
亦有黄冠士,相对如麖麏。
此曹啮草木,语道良未闻。
解榻坐中观,洗心驰大钧。
形气要得一,不然随物泯。
是事亦姑置,幽寻聊可勤。
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
又怪玉女井,高绝何由奫。
俯穿斗仙岩,鸟下天壁垠。
侧度五贤堂,熊经背逡巡。
剑石危数履,女萝柔履扪。
挥斥八极远,风来袂轩轩。
寥廓自无梯,犹疑天可宾。
阴谷不敢视,恐落魑魅群。
安得遂独往,身如黄鹄翻。
周流遍五岳,采掇芝英繁。
即欲憩圆峤,或当止昆仑。
众真迎我语,一笑颜玉温。
是中差可乐,子胡恋尘樊。
答此太遗物,身闲犹事君。
重华迹已远,秦汉事方烦。
成功属吾宋,五礼垂后昆。
皇帝二载春,臣备太史员。
紬绎自帝典,颇识康哉言。
泥金白玉字,愿颂无前勋。
有志类韩愈,无书愧文园。
臣发将雪素,臣心犹日暾。
今此在林薮,跳身同玃猿。
徒观众山小,愁绝下天门。
泽南三百里,眺望横天说。
云端色凝眉,仔细看当初可以分。
峥嵘介我像,晃晃洞元气屯。
一会有变化,凄凉不同明暗。
天行皇帝出震,其位生物元。
不周使西北,河流是东南奔。
宁知道六鳌死,最终使两山之间。
不有是难以倾倒,谁是大块根。
曾听说周说,实际上天帝的孙子。
神灵所镇守,民众这芘存在。
幽明吻一个道理,有道是常尊。
不知不觉下马叩拜,奴仆也蹲沿。
才知道正直治理,足以使愚蠢敦。
三王有增减,商人所尊神。
明法或不害怕,夜行安全得快。
因此辅世教,也许把傲慢民众。
晚上在太平驿,不睡觉担心丝棼。
明天好天气,万象开胚浑。
势横恒竭尽,支压齐鲁蹲。
五色冒日观,一个手握通皇宫。
拓宽下嶊嶉,青苍上氤氲。
泉石竞相潮湿,烟岚交错杂乱。
高举践踏风海,深蹯跆火轮。
波涛卷堆土山,一个“渤吞。
围棋棋盘看井邑,筷子藏松椿。
碧瓦对峙双网,红砖墙围绕长纂。
希望看岩洞隐秘客,内洗涤污垢灵魂吗。
赐我登上绝顶,看一看神秀原。
万壑射窈窕,三坛矗立着嶙峋。
王莽不见脖子,什么能使大腿跟。
渐渐指向野鸭绎,依依几亭说。
松列大夫爵位,鸁认识将军坟。
琐碎涧花美丽,霏微崖药熏。
广大良有以,奇险哪值得讨论。
瑰丽奇伟有身体上,倒头德越夏侯惇。
得到没有希夷子,傲世逃避很兴旺。
也有黄色的帽子士,相对如马磨。
这些啮草木,话道良没有听说。
解床坐下观看,洗心驰大钧。
形气要找到一个,不然随物消失。
这件事也只能设置,在寻聊可以勤。
起初怀疑无字碑,晶莹洁净谁敢文。
又怪玉女井,高绝怎么张斋。
下穿斗仙岩,鸟下天壁界限。
侧度五贤堂,熊经背徘徊。
剑石危险几鞋,女萝柔鞋……。
挥斥八极远,风来袖轩廊。
空阔自己没有梯子,还是怀疑天可宾。
阴谷不敢看,怕落妖怪群。
怎能就独自去,身体就像黄鹄翻。
周游遍五岳,采集芝英繁。
就想休息圆娇,或许只有昆仑。
大家真迎接我的话,一笑颜玉温。
是中差可以快乐,你为什么留恋尘樊。
回答这东西太,本人熟悉还事你。
重华迹象已远,秦、漠事正在烦恼。
成功属于我国,五礼垂后世。
皇帝二年春天,我准备太史员。
紬萧绎自帝典,认识安康说。
泥金白玉字,愿赞颂没有以前的功勋。
有志类韩愈,没有书感到文化园。
我发将雪白色,我的心仍然每天暾。
现在在森林,跳身同玃猿。
学生观众山小,愁断下天门。
yè dài cí jí shì
谒岱祠即事
zé nán sān bǎi lǐ, jí wàng héng tiān yún.
泽南三百里,极望横天云。
yún duān sè níng dài, dì shì chū kě fēn.
云端色凝黛,谛视初可分。
zhēng róng jiè qiū xiàng, hòng dòng yuán qì tún.
峥嵘介丘像,澒洞元气屯。
qǐng kè yǒu biàn huà, cǎn dàn shū míng hūn.
顷刻有变化,惨澹殊明昏。
tiān xíng dì chū zhèn, qí wèi shēng wù yuán.
天行帝出震,其位生物元。
bù zhōu fèn xī běi, chuān nǎi dōng nán bēn.
不周偾西北,川乃东南奔。
níng zhī liù áo sǐ, jìng shǐ èr shān lún.
宁知六鳌死,竟使二山沦。
bù yǒu shì nán qīng, shú wéi dà kuài gēn.
不有是难倾,孰维大块根。
cháng wén zhōu guān shuō, shí wéi tiān dì sūn.
尝闻周官说,实惟天帝孙。
shén líng suǒ zhèn shǒu, mín wù sī pí cún.
神灵所镇守,民物斯芘存。
yōu míng wěn yī lǐ, yǒu dào wéi cháng zūn.
幽明吻一理,有道惟常尊。
bù jué xià mǎ bài, tóng nú yì dūn xún.
不觉下马拜,僮奴亦蹲循。
nǎi zhī zhèng zhí lǐ, zú shǐ míng wán dūn.
乃知正直理,足使冥顽敦。
sān wáng yǒu sǔn yì, shāng rén suǒ zūn shén.
三王有损益,商人所尊神。
míng fǎ huò bù jù, yè xíng ān dé qūn.
明法或不惧,夜行安得逡。
yǐ cǐ fǔ shì jiào, shù jī qū ào mín.
以此辅世教,庶几驱骜民。
mù sù tài píng yì, bù mián lǜ sī fén.
暮宿太平驿,不眠虑丝棼。
míng cháo hǎo tiān sè, wàn xiàng kāi pēi hún.
明朝好天色,万象开胚浑。
shì héng héng jié jǐn, zhī yā qí lǔ dūn.
势横恒碣尽,支压齐鲁蹲。
wǔ sè mào rì guān, yī wò tōng dì hūn.
五色冒日观,一握通帝阍。
huī tà xià zuǐ cuī, qīng cāng shàng yīn yūn.
恢拓下嶊嶉,青苍上氤氲。
quán shí jìng jù rù, yān lán hù fēn lún.
泉石竞沮洳,烟岚互纷纶。
gāo jǔ liè fēng hǎi, shēn fán tái huǒ lún.
高举躐风海,深蹯跆火轮。
tāo bō juǎn duī fù, yī yī míng bó tūn.
涛波卷堆阜,一一溟渤吞。
qí píng shì jǐng yì, bǐ zhù cáng sōng chūn.
棋枰视井邑,匕箸藏松椿。
bì wǎ zhì shuāng quē, hóng qiáng liáo zhǎng yīn.
碧瓦峙双阙,红墙缭长闉。
yuàn zhān yán bì kè, nèi dí xié gòu hún.
愿瞻岩閟客,内涤邪垢魂。
cì chén dēng jué dǐng, yī lǎn shén xiù yuán.
赐臣登绝顶,一览神秀原。
wàn hè shè yǎo tiǎo, sān tán chù lín xún.
万壑射窈窕,三坛矗嶙峋。
mǎng bù dǔ xiàng lǐng, hé néng qióng bì gēn.
莽不睹项领,何能穷髀跟。
shāo shāo zhǐ fú yì, yī yī shù tíng yún.
稍稍指凫绎,依依数亭云。
sōng liè dài fū jué, luó shí jiāng jūn fén.
松列大夫爵,鸁识将军坟。
suǒ xiè jiàn huā lì, fēi wēi yá yào xūn.
琐屑涧花丽,霏微崖药熏。
guǎng dà liáng yǒu yǐ, qí xiǎn ān zú lùn.
广大良有以,奇险安足论。
guī guǐ yǒu xíng shàng, tuí rán dé mí dūn.
瑰诡有形上,颓然德弥惇。
dé wú xī yí zi, ào shì táo shēn zhēn.
得无希夷子,傲世逃深蓁。
yì yǒu huáng guān shì, xiāng duì rú jīng jūn.
亦有黄冠士,相对如麖麏。
cǐ cáo niè cǎo mù, yǔ dào liáng wèi wén.
此曹啮草木,语道良未闻。
jiě tà zuò zhōng guān, xǐ xīn chí dà jūn.
解榻坐中观,洗心驰大钧。
xíng qì yào de yī, bù rán suí wù mǐn.
形气要得一,不然随物泯。
shì shì yì gū zhì, yōu xún liáo kě qín.
是事亦姑置,幽寻聊可勤。
chū yí wú zì bēi, yíng jié shuí gǎn wén.
初疑无字碑,莹洁谁敢文。
yòu guài yù nǚ jǐng, gāo jué hé yóu yūn.
又怪玉女井,高绝何由奫。
fǔ chuān dòu xiān yán, niǎo xià tiān bì yín.
俯穿斗仙岩,鸟下天壁垠。
cè dù wǔ xián táng, xióng jīng bèi qūn xún.
侧度五贤堂,熊经背逡巡。
jiàn shí wēi shù lǚ, nǚ luó róu lǚ mén.
剑石危数履,女萝柔履扪。
huī chì bā jí yuǎn, fēng lái mèi xuān xuān.
挥斥八极远,风来袂轩轩。
liáo kuò zì wú tī, yóu yí tiān kě bīn.
寥廓自无梯,犹疑天可宾。
yīn gǔ bù gǎn shì, kǒng luò chī mèi qún.
阴谷不敢视,恐落魑魅群。
ān dé suì dú wǎng, shēn rú huáng gǔ fān.
安得遂独往,身如黄鹄翻。
zhōu liú biàn wǔ yuè, cǎi duō zhī yīng fán.
周流遍五岳,采掇芝英繁。
jí yù qì yuán jiào, huò dāng zhǐ kūn lún.
即欲憩圆峤,或当止昆仑。
zhòng zhēn yíng wǒ yǔ, yī xiào yán yù wēn.
众真迎我语,一笑颜玉温。
shì zhōng chā kě lè, zi hú liàn chén fán.
是中差可乐,子胡恋尘樊。
dá cǐ tài yí wù, shēn xián yóu shì jūn.
答此太遗物,身闲犹事君。
zhòng huá jī yǐ yuǎn, qín hàn shì fāng fán.
重华迹已远,秦汉事方烦。
chéng gōng shǔ wú sòng, wǔ lǐ chuí hòu kūn.
成功属吾宋,五礼垂后昆。
huáng dì èr zài chūn, chén bèi tài shǐ yuán.
皇帝二载春,臣备太史员。
chóu yì zì dì diǎn, pō shí kāng zāi yán.
紬绎自帝典,颇识康哉言。
ní jīn bái yù zì, yuàn sòng wú qián xūn.
泥金白玉字,愿颂无前勋。
yǒu zhì lèi hán yù, wú shū kuì wén yuán.
有志类韩愈,无书愧文园。
chén fā jiāng xuě sù, chén xīn yóu rì tūn.
臣发将雪素,臣心犹日暾。
jīn cǐ zài lín sǒu, tiào shēn tóng jué yuán.
今此在林薮,跳身同玃猿。
tú guān zhòng shān xiǎo, chóu jué xià tiān mén.
徒观众山小,愁绝下天门。
拼音:dá cǐ tài yí wù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五物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早年经历
晁补之生性聪敏,有很强的记忆力,他刚懂事就会写文章,王安国一见到他就感到很惊奇。十七岁那年,父亲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于是荟萃了钱塘山川风景人物的秀丽,写成《七述》一书,带去见杭州的通判苏轼。苏轼原先也想有所感赋,读了他的书赞叹说:“我可以搁笔了!”苏轼又称赞他的文章写得博雅隽永瑰伟很有说服力,超过一般人甚远,以后一定会显名于世,因此人人都知道了晁补之的名字。
进入仕途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晁补之考中进士,参加了开封府考试和礼部别院的考试,他都第一。宋神宗看了他的文章后说:“这是深于经术的,可以革除现在的浮藻风气。”他被调为澶州的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
宋哲宗元祐初年(公元1086年),晁补之任太学正,李清臣推荐并认为他可任馆阁,皇帝召他面试,他被升为秘书省正字,又迁校书郎。
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晁补之终因校书郎官奉微薄,不足赡养,乃乞补外官,得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晁补之被召回朝廷后,任著作佐郎。元祐末,绍圣初宋王朝政局大变,用章敦为相、倡绍述之说,新党复起,乃尽逐元祐相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
出知济州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晁补之出知济州(今山东济南)。当时有一群强盗白天抢劫街巷,晁补之暗中记住他们的姓名,并对他们的行装都记得很清楚。一天,他设宴请客,传召贼曹官,并将捕贼的方法教给他,席间依次斟酒还没有斟完,贼曹官就已经把盗贼全部抓来了,整个府城为此撤除了警戒。
连遭贬职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晁补之犯修神宗实录失实之罪,被降职通判应天府和亳州,到贬所不久,又以岳父杜纯弟杜纮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公事,为避亲嫌,改差通判亳州(今安徽亳州)。朝廷纷争倾轧继续激烈。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党讫起,再治元祐旧臣。晁补之亦在籍中,被贬监处、信二州(今浙江丽水)盐酒税,乃匆匆赶赴贬所。不料行到丹阳途中,母杨氏夫人病殁,即奉灵柩还乡,服丧家居。元符二年(公元1098年)夏服除,改监信州(今江西上饶)盐酒税。
宦途沉浮
宋徽宗即位,皇太后听政,复用元祐党人。晁补之得遇赦,又召为著作佐郎。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被提升为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并兼史馆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之祸起,他为谏官管师仁所弹劾,出知河中府,他在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老百姓都画了他的像进行祭拜。但他又被徙任湖州、密州和果州。大观二年(公元1180年),政局渐有缓和,晁补之先是改提西京崇福宫,又改提举南京鸿庆宫。最后令他回家,他修筑了一座归来园以自娱,自号归来子,忘情于仕途,羡慕陶渊明的为人。宋徽宗大观末年(公元1110年),他才出党籍,复起用为达州的知州,后改知泗州,不久,便逝世,年五十八。
概述
晁补之少时即受到苏轼知赏,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晁补之19岁时(《宋史》本传云时年17,误),从父游宦杭州,观览钱塘风物之盛丽,山川之秀异,于是写了《七述》一文。此时,大文学家苏轼正做杭州通判,喜欢杭州美景,欲作杭州赋。晁补之以《七述》谒见苏轼,苏轼“读之叹曰:‘吾可以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宋史》本传),具体原文为“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晁君成诗集引》)
晁补之在诗、文、词诸方面均有所建树,《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四《鸡肋集》提要说:“今观其集,古文波澜壮阔,与苏氏父子相驰聚,诸体诗俱风骨高骞,一往逡迈,并驾于张、秦之间,亦未知孰为先后。”又卷一百九十八《晁无咎词》提要云:“其词神姿高秀,与轼可肩随。”胡仔在《苕溪渔隐坐话前集》卷五十一中则特别提出:“余观《鸡肋集》,惟古乐府是共所长,辞格俊逸可喜。”
诗歌成就
晁补之诗以古体为多,七律次之,其诗善学韩愈、欧阳修,骨力遒劲,辞格俊逸。也有失于散缓,散文化倾向较显著。今存词160余首,风格与东坡词相近,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写景、咏花、赠和、悼亡而外,还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而绮艳语较少。有的篇章气象雄俊,追步东坡,如《摸鱼儿·东皋寓居》、《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等篇,词气慷慨,笔如游龙,为后来名家所竞效,有人认为亦是辛弃疾词所本。晁词时有健句豪语,如“牙帐尘昏余剑戟,翠帷月冷虚弦索”(《满江红·次韵吊汶阳李诚之待制》),但缺乏苏词的旷达超妙,而趋于凄壮沉咽。
他的诗风与张耒接近,而且以乐府诗见长。他的乐府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如《豆叶黄》:蒹葭苍,豆叶黄,南村不见冈,北村十顷强。东家东满箱,西家未上场。豆叶黄,野离离,鼠窟之,兔入畦。豕母从豚儿,豕啼豚咿咿,衔角复衔箕。豆叶黄谷又熟。翁媪衰,?糜粥。豆叶黄,叶黄不独豆。白黍堪作酒,瓠大枣红皱。豆叶黄,穰穰何朊朊,腰镰独健妇,大男往何许?官家教弓刀,要汝杀贼去。这是一幅农村的风俗画,它画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负担的沉重。另一首著名的长篇歌行《芳仪怨》,是写南唐后主李煜的妹妹入宋后嫁孙某,又在宋辽战争中被辽圣宋所掳,封为芳仪的悲剧:“秦淮潮水钟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传”,辞句凄宛动人,当时曾传诵一时。
晁补之的词风颇能追步苏轼。如《洞仙歌·填卢仝词》就是效法苏轼的《哨遍》之隐括陶潜的《归去来辞》的。《摸鱼儿·东皋寓居》则被公认为其代表作:“买陂塘,旋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嘴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识破。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幕。”
此词先是描述归来园的清丽景色,充分呈现啸傲风月、寄兴诗酒的意趣襟怀;过片转而悔痛年轻时徒然为馆阁侍臣消磨岁月,接着迭用旧典坐实儒冠误人,一时的荣华显赫也不足恃,总不如归隐高蹈。证诸有关史实及他的生平,就会明白晁补之心中实在是积郁着一股不易消解的愤懑,所以才激出“功名浪语”的反笔,质率径直,酣畅奔泻,以气象的阔大见长,全然不同于传统艺术规范的密丽婉曲。故《气概》卷四说:“无咎词堂庑颇大,人知辛稼轩《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为后来名家所竞效,其实辛词所本,即无咎《摸鱼儿·东皋寓居》之波澜也。”此外,如《一丛花·十二叔节推以无咎生日,于此声中为辞,依韵和答》二首,简直同《摸鱼儿》如出一辙,只不过有些句子情绪更加激切,吐属更为率直发露,犹似骨鲠塞喉,尽出方快。这与含蓄曲幽、婉而不露的流行风格实在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说晁补之属豪放词家,师承苏轼,只是就其主导倾向而言,实际上,晁补之全部词章中,伤春惜别、相思忆旧之传统题材的作品仍占约半数之多,并颇具清新蕴藉韵味与柔丽绵邈情调,合乎词的当行本色。如他的《引驾行·梅精琼绽》一词,起首说春光满园,人却独自落泪,中间略事点染,歇拍便揭示出“忆年时,把罗袂”的缘由:全在旧情难忘啊!过片转过笔意呼应,只写了恋人留在印象最深处的一个细微动作,则她的风采便跃然可见。那艳红的樱桃仿佛一根基线,将今春与去春连缀起来,韵华依然,芳姿历历能迹,人竟一去无音讯,当时的离别实出无奈,但此情有谁知,又堪向谁人道呢!全词用铺叙手法,章法缜密不懈,不作大幅度跨跃摇曳,率拙间饶见浑厚气,表现出作为驾驭长调的能力,得益于柳永处实多。
又如《鹧鸪天》,上阕先以“欲上面湖”虚似,暗示蛰居贬地的苦闷,随之点明“还思”齐州风物景光的本旨,见出眷念挚情。下厥慨喟年华渐老去,犹自连蹇仕途,以后纵或有幸重游旧境,只怕也没有当时豪兴了。词中即景言情,于轻歌微吟间透出流连迟回的惆怅,虽淡淡,却余味缭绕不尽,全在情思的厚重真切。
散文成就
其散文成就高于诗,风格温润典缛,流畅俊迈。吴曾认为四学士中,“秦、晁长于议论”,张文潜有“晁论峥嵘走珠玉”之句(《能改斋漫录》卷十一)。他的记叙体散文,如《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等,或即景抒情,描摹真切;或借事寓理,叙议交织,均可看出苏(轼)文的影响。著有《鸡肋集》70卷,其中诗赋23卷,杂著散文47卷,有《四部丛刊》本。
他的散文擅长描绘山林景物,名篇有《照碧堂记》《拱翠堂记》《有竹堂记》等,而以《新城游北山记》最为脍炙人口:“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螈。其上有鸟,黑如鸲鹆,亦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嘴,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晁氏善于继承柳宗元写山水游记的传统,风格峭刻峻洁,语言凝练简朴。此文可见一斑。
作品集
《宋史·气文志》曾录有晁补之《左氏春秋传杂论》一卷、《续楚辞》二十卷、《变离骚》二十卷、《鸡肋集》一百卷[6]和《晁补之集》七十卷。这些集子在宋徽宗崇宁二年均遭禁,现存的仅有《鸡肋集》七十集,其中诗赋二十三卷,散文杂著四十七卷,系补之从弟晁谦之于绍兴七年编成刊行于建阳。有明晁瑮本、明嘉靖三十三年重刊宋庆元五年黄汝嘉本、明崇祯八年顾凝远诗瘦阁依宋本重刊本、四部丛刊本。另补之现存一百六十余首,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晁氏琴趣外篇》六卷本、旧钞《鸡肋集词》一卷本、旧钞《晁补之乐府》一卷本、清道光十年晁氏裔孙贻端刊《晁氏丛书》本、涵芬楼刊林大椿七卷本、吴昌绶煦楼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本,龙榆生《苏门四学士词·晁氏琴趣外篇》校点本等。
晁补之生活在北宋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几帝期间,正值北宋王朝由盛渐衰之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朝内新旧党争,日益尖锐、激烈。王安石的变法受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加上自身的弱点,最后失败。北宋王朝在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以及朝政的危机中,越陷越深。昏庸的宋帝及统治集团已无力、也不可能改变和摆脱这一衰败局面。在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里,尽管晁补之有济世之志,但不能施展,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他在任职期间,虽颇有政绩,但不被重用;相反,却一次次受排斥、被贬官。
晁补之联系他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的身世,愤怨抑郁的心情凝聚于笔端,抒之于词章之中。他这种情感,从其创作的许多诗词作品中都程度不同的流露出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他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贬监信州酒税时写的《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引自《晁氏琴趣外篇》卷二):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船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这首词写他目睹夕阳江水、烟波暗淡、一片客船的苍茫景象,心中产生出万千思绪,不禁发出帝乡归路在何处的感慨。“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联系自己被贬职的境遇,以“断魂素月”、猿鸟哀啼,烘托他的凄苦心境。“烛暗不成眠,听津鼓”,表现出他沦落天涯、长夜不眠的悲苦。
晁补之一生嗜学不倦,文章名重一时。《宋史》本传云:“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尤精《楚辞》,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晁补之散文流畅,其政论、论史之作,比较注重“事功”,并对空泛、迂腐、不切实际的议论,有所嘲讽。他除善文外,亦工诗词书画。其所作诗文凡70卷,名《鸡肋集》,另有收录晁补之词作的《晁氏琴趣外篇》6卷,此两种著作辑本,今均传于世。
简介
晁氏家族在宋代是仕宦世家,吕夷简、曾巩、陆游、叶梦得等是晁氏姻亲,晏殊、苏轼、黄庭坚、张耒、秦观、陈师道、吕东莱、梁师成等与晁家均相友善。
高祖晁迪
高祖晁迪,赠刑部侍郎。曾祖晁宗简为尚书刑部郎中,知越州,赠特进吏部尚书。又高叔祖晁迥,宋真宗朝任翰林学士承旨、太子少傅。迥子晁宗悫官至参知政事,可谓名重一时。
族叔晁端礼
补之族叔晁端礼(1046年—1113年),字次膺。一作元礼。词人。常与补之唱和。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进《并蒂芙蓉》词,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著有《闲适集》、《闲斋琴趣外篇》。由于世族的逐渐衰落。
父亲晁端友
补之父晁端友仅做过上虞令、新城令之类小官。
堂弟晁冲之
补之堂弟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字叔用。诗人。早年师事著名诗人陈师道,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为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26人之一。其诗“专学老杜诗”。(《紫微诗话》)笔力雅健,风格高古,为刘克庄、王渔洋等诗家所称赏。有《晁具茨先生诗集》15卷。其子晁公武(约公元1105年—1180年),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是宋代著名学者、目录学家、藏书家,所著《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
从弟晁咏之
补之从弟晁咏之(生卒年不详),字之道,少有异才,深受苏轼赏识,著有文集50卷,已佚。
其他亲人
如其从叔晁端淑、从弟晁说之等,皆有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