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千载后”出自唐代高适的《鲁西至东平》,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o luò qiān zǎi hòu,诗句平仄:平仄平仄仄。
“寥落千载后”全诗:沙岸拍不定,石桥水横流。
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
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
《鲁西至东平》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从鲁西到达东平的情景,同时抒发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沙岸拍不定,石桥水横流。这两句描绘了沿途的风景,河流的水拍打着沙岸,石桥上的水流湍急横飞。
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问津(询问过往行人)时看到了故乡鲁地的习俗,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怀念家乡的丘陵。
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作者感叹说,千年之后,故乡的一切已经寥落,只有传说中的圣君的美名还在流传。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河岸的沙在被拍打时,水流一片横流。
问路时见到了鲁地的风俗,怀念故乡的丘陵。
千年之后,故乡已经残缺不全,只有圣君的名字依然传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河流的景象和石桥上的水流,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流动的氛围。同时,作者通过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对故乡乡土情怀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意境幽远,给人以沉思和回忆的感觉。
lǔ xī zhì dōng píng
鲁西至东平
shā àn pāi bù dìng, shí qiáo shuǐ héng liú.
沙岸拍不定,石桥水横流。
wèn jīn jiàn lǔ sú, huái gǔ shāng jiā qiū.
问津见鲁俗,怀古伤家丘。
liáo luò qiān zǎi hòu, kōng chuán bāo shèng hóu.
寥落千载后,空传褒圣侯。
拼音:liáo luò qiān zǎi hòu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