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直下一百丈”出自唐代张继的《郢城西楼吟(一作郎士元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ū lián zhí xià yī bǎi zhà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珠帘直下一百丈”全诗:连山尽塞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
珠帘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爱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郢城西楼吟(一作郎士元诗)
连山尽塞水萦回,
山上戍门临水开。
珠帘直下一百丈,
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爱险闭层城,
今人复爱闲江清。
沙洲枫岸无来客,
草绿花开山鸟鸣。
中文译文:
连绵的山脉将水围绕,
山上的城门临水而开。
珠帘直垂下百丈,
阳光温暖,游鳞相互迎向。
过去的人们喜欢封闭城池以保卫,
现在的人们喜欢宁静的江水。
沙洲上的枫树岸边无人来访,
青草绿树中山鸟鸣唤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郢城西楼的景象。山脉环绕,水流回旋。城门开在山上,临水而立。阳光照耀下,水中的鱼游动相互迎向。过去的人们喜欢封闭城池,保护自己的安全,而现在的人们更加喜欢宁静的江水。沙洲上的枫树岸边静谧无人,青草绿树中山鸟鸣唤醒大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展现了过去和现在人们对生活态度的不同。过去的人们注重安全,喜欢封闭城池,而现在的人们更加追求宁静和自由。诗中的景色描绘细腻,用词简练,展现出山水的美丽和宁静。作者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明朗,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yǐng chéng xī lóu yín yī zuò láng shì yuán shī
郢城西楼吟(一作郎士元诗)
lián shān jǐn sāi shuǐ yíng huí, shān shàng shù mén lín shuǐ kāi.
连山尽塞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
zhū lián zhí xià yī bǎi zhàng,
珠帘直下一百丈,
rì nuǎn yóu lín zì xiāng xiàng.
日暖游鳞自相向。
xī rén ài xiǎn bì céng chéng, jīn rén fù ài xián jiāng qīng.
昔人爱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
shā zhōu fēng àn wú lái kè, cǎo lǜ huā kāi shān niǎo míng.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拼音:zhū lián zhí xià yī bǎi zhàng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二养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与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然铨选落第,归乡。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军收复两京,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刘长卿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可见其清廉正直,后来其妻亦殁于其地。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
高仲武评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他的诗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风气,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无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不逢迎权贵,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时有往来。
刘长卿有《哭张员外继》诗,自注云:“公及夫人忽悠金辉玉洁,都是诗人。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人二十六家的诗一百三十二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现在我们已无法知道他是谁的子孙。他的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馀首,其中还混入了别人的诗。但宋人叶梦得曾说:“张继诗三十馀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的诗,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馀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诗品汇》把他的七言绝句列入“接武”一级中。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