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予屡索诗”出自宋代王炎的《赠刘术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éng yǔ lǚ suǒ shī,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逢予屡索诗”全诗:闻子能知算,逢予屡索诗。
诸公多妙语,老我更何辞。
久客丹心苦,修途茧足疲。
秋深风露冷,归去莫迟疑。
《赠刘术士》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刘术士的赞赏和告别之情,同时也探讨了诗人自身的困惑和疲惫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闻子能知算,逢予屡索诗。
诸公多妙语,老我更何辞。
久客丹心苦,修途茧足疲。
秋深风露冷,归去莫迟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赠予刘术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刘术士的钦佩和敬意。诗人听闻刘术士能够精通算术,以及他多次向刘术士请教诗词的心愿。诗人称呼其他人为"诸公",暗示他们也有着独特的才华和见解,但与自己相比,他们的妙语也只是有限的。这种自嘲的态度突出了诗人对刘术士才华的崇拜。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疲倦之感。他形容自己作为一个久居他乡的人,内心一直怀抱着对诗歌的热爱,但这种热情却带来了心灵上的痛苦。诗人将修行诗歌比作一条漫长的道路,他的心灵已经疲惫成茧。这种心灵上的疲乏与修行的辛苦形成了对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期盼和决心。他描述了秋天的深处,风寒露冷,但他告诉自己不要迟疑,要坚定地回归故乡。这里的归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回归,更是对内心栖息地的归宿。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刘术士的赞叹和自我反思。通过对刘术士的称赞,诗人表达了对才华的敬佩;通过自我质问和描绘内心的疲惫,诗人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困惑和矛盾。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人生归宿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zèng liú shù shì
赠刘术士
wén zi néng zhī suàn, féng yǔ lǚ suǒ shī.
闻子能知算,逢予屡索诗。
zhū gōng duō miào yǔ, lǎo wǒ gèng hé cí.
诸公多妙语,老我更何辞。
jiǔ kè dān xīn kǔ, xiū tú jiǎn zú pí.
久客丹心苦,修途茧足疲。
qiū shēn fēng lù lěng, guī qù mò chí yí.
秋深风露冷,归去莫迟疑。
拼音:féng yǔ lǚ suǒ shī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