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咒力须资运祚”出自唐代齐己的《送谭三藏入京》,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í zhòu lì xū zī yùn zuò,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持咒力须资运祚”全诗: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
《送谭三藏入京》中文译文:
阿闍梨与佛身同,
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
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
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梵文沾帝泽,
却归天策继真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给谭三藏的送别诗。诗人以佛教理念为主题,通过谈论灌顶和持咒的难度以及修行的要求,表达了对谭三藏入京的祝福。
第一句“阿闍梨与佛身同”,指的是阿弥陀佛和阿闍梨(指出家修道者的称呼)身体合一,即修行者能够与佛陀心心相印,达到悟道的境界。
第二句“灌顶难施利济功”,灌顶是佛教仪式中一种赐予佛教徒神力的仪式,灌顶本身是一种修行功法,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智慧和利益众生的目标。
第三句“持咒力须资运祚”,指的是修行者要持咒(念经、念咒),以积累积德,提升运势,实现自己的修行目标。
第四句“度人心要似虚空”,意味着修行者要具备无私无我、不受自我欲望束缚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益众生,达到智慧和解脱。
接下来的四句讲述了谭三藏的行程和前途。诗中提到“东周路踏红尘里”,意味着谭三藏将踏上一段尘世之旅,面对许多世俗的纷扰和困扰。
“北极门瞻紫气中”表示京城(即长安)是帝王之地,有着紫气,寓意着谭三藏在京城将有更高的机遇和成就。
最后两句“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表达了谭三藏在进入京城后,若能掌握梵文(佛教经典语言),就有机会受到皇帝的赏识和拔擢,继承真正的权势和威风。
整首诗以佛教修行思想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谭三藏入京的美好祝愿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崇敬和赞美。
sòng tán sān zàng rù jīng
送谭三藏入京
ā dū lí yǔ fú shēn tóng, guàn dǐng nán shī lì jì gōng.
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chí zhòu lì xū zī yùn zuò,
持咒力须资运祚,
dù rén xīn yào shì xū kōng.
度人心要似虚空。
dōng zhōu lù tà hóng chén lǐ, běi jí mén zhān zǐ qì zhōng.
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
hǎo jìn fàn wén zhān dì zé, què guī tiān cè jì zhēn fēng.
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
拼音:chí zhòu lì xū zī yùn zuò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