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浅欲开池”出自唐代李益的《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uán qiǎn yù kāi chí,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泉浅欲开池”全诗:薙草开三径,巢林喜一枝。
地宽留种竹,泉浅欲开池。
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
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
《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是唐代李益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欣喜地进入兰陵,眺望紫阁峰向宣上人呈献。
薙草开辟了三条小径,鸟巢中欣喜地多了一枝。
这片土地宽广,种下了竹子,泉水浅浅,欲望开辟了池塘。
紫阁在疏松的窗户前,青松进入破旧的篱笆。
从今以后,我将安居在这宁静贫瘠的地方,萧相将是我的师傅。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进入兰陵的喜悦之情,并向宣上人展示了紫阁峰的壮丽景色。诗中描绘了三条小径的开辟,象征着生机和希望的到来,而巢林中多出的一枝则象征着喜悦和繁荣。诗人描述了这片土地的宽广和种植竹子的景象,以及泉水即将形成池塘的欲望。紫阁位于松树丛生的窗户前,青松穿过破旧的篱笆,这些景象反映了宁静和自然的美。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在这个宁静而贫瘠的地方安居,将萧相作为自己的师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学习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学习的向往之情。诗中采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薙草开辟的三径、喜多一枝的鸟巢、种竹和欲开池塘的泉水等,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繁荣。同时,紫阁和青松的形象也呼应了宁静和自然的美。诗人选择在这个宁静贫瘠的地方安居,并将萧相作为自己的师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学习的推崇和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李益对宁静和学问的向往,给人以深思。
xǐ rù lán líng wàng zǐ gé fēng chéng xuān shàng rén
喜入兰陵望紫阁峰呈宣上人
tì cǎo kāi sān jìng, cháo lín xǐ yī zhī.
薙草开三径,巢林喜一枝。
dì kuān liú zhǒng zhú, quán qiǎn yù kāi chí.
地宽留种竹,泉浅欲开池。
zǐ gé dāng shū yǒu, qīng sōng rù huài lí.
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
cóng jīn ān pì lòu, xiāo xiāng shì wú shī.
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
拼音:quán qiǎn yù kāi chí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每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