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援兹自抑慰”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援兹自抑慰”出自魏晋陈琳的《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zī zì yì wè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援兹自抑慰”全诗

《诗》

援兹自抑慰

轗轲固宜然。
卑陋何所羞。
援兹自抑慰
研精于道腴。


赏析


《诗》是魏晋时期陈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轗轲固宜然。
卑陋何所羞。
援兹自抑慰。
研精于道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陈琳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的精神境界。诗中的轗轲、卑陋、援兹和研精都是表达作者对自己的评价和感悟。

赏析:
诗的第一句“轗轲固宜然”描述了作者对自己的坚持和选择的肯定态度。轗轲是指车轮相互摩擦的声音,比喻作者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经历了困难和挫折,但仍然坚定地前行。固宜然表示作者坚信这样的坚持是值得的。

第二句“卑陋何所羞”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谦逊态度。作者认为自己的出身或外貌的卑陋并不是值得羞愧的事情,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追求。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世俗眼光的不屑和超越。

第三句“援兹自抑慰”表达了作者通过自我安慰来调适自己的心态。援兹意为依靠此事,自抑慰则表示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平复内心的不安和疑虑。这句话显示了作者在追求中的内心挣扎和自我调适的过程。

最后一句“研精于道腴”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学问追求的态度。研精意味着努力钻研和精进,道腴则指的是道德的润泽和滋养。整句话表明作者将精力投入到对道德和学问的研究中,追求内在的修养和提升。

这首诗词展示了陈琳在魏晋时期的个人追求和思想境界。作者通过自我肯定、谦逊、自我调适以及对道德和学问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内在境界的渴望。整首诗词简洁有力,展示了陈琳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援兹自抑慰”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ī

kǎn kě gù yí rán.
轗轲固宜然。
bēi lòu hé suǒ xiū.
卑陋何所羞。
yuán zī zì yì wèi.
援兹自抑慰。
yán jīng yú dào yú.
研精于道腴。

“援兹自抑慰”平仄韵脚


拼音:yuán zī zì yì wèi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五未

作者简介


陈琳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作者介绍


陈琳的轶事典故

  袁绍当时势力很大,一心想夺取天下,自己当皇帝。为了号召天下的州郡一同起兵攻打曹操,袁绍让陈琳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在檄文中列举了曹操很多罪状,还痛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后来,曹操火烧袁绍的粮草仓库,打败了袁绍,陈琳没办法,只好投靠了曹操。曹操生气地指责陈琳说:“你还敢来见我!当初你为袁绍写檄文,数落我的过错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的祖宗三代?”陈琳愁眉苦脸地回答:“我那时候是被形势所迫,必须那样做,没办法啊!就好像一支已经被搭在弓弦上的箭,不得不发射出去一样。”曹操很爱惜陈琳的才华,也就不再追究那件事了。

陈琳的文学成就

代表作品
  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方式写成,乐府 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又《神武 赋》是赞美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的,风格与《武军赋》相类。陈琳在汉魏间动乱时世中三易其主,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这种热衷也反映在他的作 品中。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一类内容上是较突出的。

作品特点
  陈琳擅长撰写章表书檄,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在当时与阮禹齐名。陈琳写出了不少公文名篇,代表作有《为袁绍檄豫州文》。对陈琳在章表书檄写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刘勰也不吝给予肯定:《文心雕龙·才略》篇说陈琳“符檄擅声”;《文心雕龙·檄移》篇又说“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文心雕龙·章表》篇再说“琳、瑀章表,有誉当时;孔璋称健,则其标也”。

  陈琳亦长于写诗,其诗仅存四首,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形式写成,乐府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诗风朴实、生动,富有民歌特色,不仅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而且对魏晋六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琳的人物生平

力谏何进
  陈琳在汉灵帝时,为国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当时,宦官擅权,何进欲诛宦官,太后坚决反对,何进欲召集地方豪强,引兵来京城咸阳,以此恫吓、劫持太后。陈琳力谏反对。可是,何进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坚持从地方引兵入京胁逼,结果董卓率兵进京,自立为太师,废少帝,立献帝,社会动乱四起,加快了东汉王朝的覆灭。何进也在乱中被杀。

依附袁绍
  何进死后,陈琳避难依附于袁绍。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派兵围攻臧洪的盟友张超于雍邱。

  此时,任袁绍东郡守的臧洪“徒跣号泣、求救于袁绍”,袁多与曹操新和,不予救兵,雍邱被攻破,张超自刎于城上。于是臧洪义愤填膺,与袁绍对抗。袁绍派兵攻打,可“历年不下”,而臧洪以弱兵敌强,抱必死打算,誓守穷城,战斗到底。见此情景,此时,也在袁绍帐下效力的陈琳,感到事态严重,连忙写信劝说,臧洪特意回信。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归附曹操
  袁绍败后,陈琳归附曹操。曹操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和阮瑀所作。

  曹操深爱其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丁酉大疫爆发,陈琳染疾逝世。

陈琳的墓葬

  陈琳的墓葬地点有多种说法:

  一说墓在下邳。下邳即今邳州,汉魏时属徐州,为古战场之一。曹操曾联合刘备攻下邳,擒杀吕布,后曹刘反目,刘备占领下邳。此后曹操复得下邳,俘获关羽。陈琳被曹操俘获后,受到礼遇,一直从军。有人认为,陈琳既然不是自然老死,而是染疫死于军中,故可能葬于下邳。

  一说墓在邯郸。邯郸临漳县城西有铜雀台遗址,当年曹家父子和竹林七贤在此直抒胸襟,慷慨任气,后世称为建安文学。曹操的去世和瘟疫的流行使得邺下文人风流云散,死者大部分葬于铜雀台西的曹操墓周围。唐人温庭筠拜谒陈琳墓时有“铜雀荒凉对暮云”之句,有人据此认为陈琳葬于铜雀台下。

  一说墓在盐城。盐城有大纵湖,位于盐都区大纵湖镇。当地人说,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卧冰处、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之墓、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教书馆等,均在湖畔。还说陈琳祖籍即在大纵湖镇,葬处为古射阳堤畔射阳村,在今流均沟西四里,并说发现过陈琳的墓穴。

  一说墓在宝应。明清两代的《宝应县志》都记载,陈琳墓在县治东六十里射阳庄。《宝应图经》记载,《大明一统志》、《嘉靖惟扬志》、《乾隆江南志》等书均认为陈琳墓在宝应射阳村。只有蔡方炳《广舆记》说,江南宝应、湖广应城俱有陈琳墓。但是,陈琳作何进主簿时在洛阳,归袁绍时在冀州,归曹操时在邺下,应城不当有陈琳墓。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