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客去偃云床”出自宋代汪莘的《迁入新居后客至偶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āng hú kè qù yǎn yún chu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方壶客去偃云床”全诗:方壶客去偃云床,槐柳阴阴日逢长。
睡起不知天早晚,问人山顶是斜阳。
诗词:《迁入新居后客至偶成》
朝代:宋代
作者:汪莘
迁入新居后客至偶成,是一首描述作者在新居中的闲适生活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壶客去偃云床,
槐柳阴阴日逢长。
睡起不知天早晚,
问人山顶是斜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迁入新居后的宁静和闲适。诗人无忧无虑地坐在方形的小几旁,客人已离开,他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槐树和柳树的阴影将阳光遮蔽,时间似乎变得悠长。当他从床上醒来时,他不知道是早上还是傍晚,于是他询问路人,山顶的太阳是否已经西斜。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新居中的宁静和恬淡生活。方形的小几和偃云床,展示了作者精心布置的居所。槐树和柳树的阴影营造出一种凉爽的氛围,使人感到舒适和宁静。日子仿佛变得漫长,时间的流逝似乎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感觉增添了一种安详的氛围。最后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迷惑和对自然界的观察,他醒来时无法确定是早上还是傍晚,只能向他人询问山顶上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的流逝。整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在迁入新居后所享受到的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境,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与惬意的感受。
qiān rù xīn jū hòu kè zhì ǒu chéng
迁入新居后客至偶成
fāng hú kè qù yǎn yún chuáng, huái liǔ yīn yīn rì féng zhǎng.
方壶客去偃云床,槐柳阴阴日逢长。
shuì qǐ bù zhī tiān zǎo wǎn, wèn rén shān dǐng shì xié yáng.
睡起不知天早晚,问人山顶是斜阳。
拼音:fāng hú kè qù yǎn yún chuáng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汪莘关心国事。在《击鼓行》中,他描写击鼓之声彻天动地,“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表示了与恶势力斗争的愿望;在《游甘露寺》中写道“闻道昔时兵可用,未知今日意如何。伤心南渡英雄尽,屈指中原岁月疏”,对南宋当权者养兵不用、不图收复失地作了严厉的批评。汪莘的诗学李白,如《群玉堂即事》起四句:“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海如无依”,想象丰富,然而才力有所不及,往往落卢仝窠臼。他的诗风格多样,也不乏清新之作。如“好剪吴淞半江水,袖归三十六峰前”(《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二绝》);“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晚晴即事》),喜借用前人成句或诗境而又能自出机杼,自然熨贴。
汪莘也善写词,自序中说他喜爱苏轼、朱敦儒、辛弃疾的词。《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所作稍近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