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望不还”出自唐代郑愔的《折杨柳》,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xīn wàng bù há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春心望不还”全诗:青柳映红颜,黄云蔽紫关。
忽闻边使出,枝叶为君攀。
舞腰愁欲断,春心望不还。
风花滚成雪,罗绮乱斑斑。
《折杨柳》是郑愔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柳映红颜,
绿柳映着我的红颜,
黄云蔽紫关。
黄色的云彩遮住了紫禁城的门关。
忽闻边使出,
突然听到边境使者出征,
枝叶为君攀。
我不顾柳枝上的风霜,
为你攀爬折柳叶。
舞腰愁欲断,
我舞动纤腰,心中充满忧愁,
春心望不还。
我的春心无法寄托归还。
风花滚成雪,
春天的花瓣被风吹散成雪花,飞舞飘散,
罗绮乱斑斑。
华丽的织锦被雪覆盖的痕迹扰乱。
诗意:
《折杨柳》描绘了一位女子对心上人离去的思念之情。她在春天折下了青翠的杨柳枝叶,将自己心中的忧伤与渴望表达出来。她舞动纤腰,却不能挽回春心的遗憾,最后化用了春天的风花和罗绮丝织锦,寄托了对心上人的思恋和期望。
赏析:
《折杨柳》以唐代特有的豪放风格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中的悲欢离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如青柳、黄云、风花和罗绮等,将女子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联系,使诗词更加充满诗意和意境。通过折杨柳的形象,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伤和对爱情的渴望。整首诗如同一幅唐代女性的爱情画卷,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shé yáng liǔ
折杨柳
qīng liǔ yìng hóng yán, huáng yún bì zǐ guān.
青柳映红颜,黄云蔽紫关。
hū wén biān shǐ chū, zhī yè wèi jūn pān.
忽闻边使出,枝叶为君攀。
wǔ yāo chóu yù duàn, chūn xīn wàng bù hái.
舞腰愁欲断,春心望不还。
fēng huā gǔn chéng xuě, luó qǐ luàn bān bān.
风花滚成雪,罗绮乱斑斑。
拼音:chūn xīn wàng bù hái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郑愔(?- 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
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宋秘书省续四库书目》鞒录有诗一郑,《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九首,编一卷,其中以《塞外》三首较好。事迹散见于《旧唐书》卷七《中宗纪》、《卷五十一《韦庶人传》、卷八十六《庶人重福传》及《唐诗纪事》卷十一。 郑愔(?—710年),沧州人,诗人。唐中宗时宰相。祖父郑则官县尉,父郑立升(也作玄升)官卫州刺史,兄郑徇官右拾遗。愔十七岁举进士。《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仅列名字和官职,两《唐书》都没有为他单独立传。从零散的史料中可知:郑愔中进士后任许州司功参军,因受武三思指使告发桓彦范而获得升迁。中宗景龙元年,武三思与韦后当政,愔引为心腹,历任修文馆学士、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太常少卿、侍御史等。景龙三年,上命郑愔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宰相)。当时唐朝宰相多以贿成,而郑愔又颇以此为弄权,说他是“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中,迭法大坏”,与冉祖雍等人同遭舆论非议,有“崔、冉、郑乱时政”之称。五月,遭御史李尚隐弹劾罢相流吉州。后上官昭容与安乐公主曲为申理,贬江州司马,九月帝召郑愔入陪大礼。
景云元年,郑愔谋略推谯王李重福称帝,举兵诛韦氏未发而韦氏败。时愔自秘书少监左迁沅州刺史,但留在洛阳为李重福草制帝诏,致元为中元,尊上为皇季叔,以温王为皇太弟,愔为左丞相知内外文部史部事。八月谋事败,愔匿车中着妇人服,获入狱东都,被中书侍郎张说杀死。郑愔进入官场初期依附来俊臣得到进升,来俊臣被诛,附张易之,易之诛,附韦氏,韦氏败,又附谯王李重福,最后竟导致灭族。真正作了封建王朝的牺牲品。
郑愔处于唐朝上层动乱的时期,政治上依附于武后、韦后及酷吏,难于有所作为,且始终忽东忽西于朝廷上层,利用也好,欲望也罢,最终把自己全家的生命都赔进去了,应该算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但郑愔颇有文才,作为一个诗人,其才华还是为后人所识,为迎合韦氏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升吏部侍郎,可见其词赋功底。《宋秘书存省续四库书目》辑录诗一卷,“全唐诗”录存诗二十九首;编为一卷,其中以《塞外》三首较好。如:海蝉云无叶、山春雪作花。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阳鸟南飞夜,阴山北地寒等句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