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竟无语”出自唐代邵谒的《寒女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áng tiān jìng wú yǔ,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皇天竟无语”全诗:寒女命自薄,生来多贱微。
家贫人不聘,一身无所归。
养蚕多苦心,茧熟他人丝。
织素徒苦力,素成他人衣。
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
终日著罗绮,何曾识机杼。
清夜闻歌声,听之泪如雨。
他人如何欢,我意又何苦。
所以问皇天,皇天竟无语。
诗词《寒女行》是唐代诗人邵谒所作,表达了一个贫困寒苦的女子命运的凄凉和无奈。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苦的女子自己生命薄弱,
出生时就是卑微贱微的状态。
家境贫穷,没有人来娶嫁,
一身无依无归。
养蚕是她辛勤的努力,
茧子成熟了,却是为他人做丝线。
织绸缎只是徒劳,辛苦并没有回报,
素绢成为他人的衣裳。
富贵人家的女子,
天生就有主人宠爱。
整天穿着锦绣绸缎,
却从未接触过机杼。
在寂静的夜晚听到歌声,
倾听时眼泪如雨下。
别人享受欢乐时,
我又何必痛苦呢。
于是我向天问,
天却无语回答。
诗意和赏析:
《寒女行》描述了一个寒苦女子的命运和处境。诗中的女子家境贫穷,没有接受到教育,生活困顿,命运多舛。她辛勤地养蚕,织绸缎,但最终得到的只是苦劳而没有成就。而那些出身富贵的女子则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她们不用辛劳却能穿着锦绣,骄纵奢侈。女子在寂静的夜晚听到歌声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孤寂,她们不能享受喜悦,却也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女子向天问责,却得到了沉默的回答。
整首诗以寒女命运的凄凉为主题,反映了唐代社会下贫寒女子生活的困境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辛苦和命运的不公,表达了一种对社会不平等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与无法接受的愤慨。这首诗词写实了社会底层妇女的疾苦和命运困顿,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很好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困妇女的生活状况。
hán nǚ xíng
寒女行
hán nǚ mìng zì báo, shēng lái duō jiàn wēi.
寒女命自薄,生来多贱微。
jiā pín rén bù pìn, yī shēn wú suǒ guī.
家贫人不聘,一身无所归。
yǎng cán duō kǔ xīn, jiǎn shú tā rén sī.
养蚕多苦心,茧熟他人丝。
zhī sù tú kǔ lì, sù chéng tā rén yī.
织素徒苦力,素成他人衣。
qīng lóu fù jiā nǚ, cái shēng biàn yǒu zhǔ.
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
zhōng rì zhe luó qǐ, hé zēng shí jī zhù.
终日著罗绮,何曾识机杼。
qīng yè wén gē shēng, tīng zhī lèi rú yǔ.
清夜闻歌声,听之泪如雨。
tā rén rú hé huān, wǒ yì yòu hé kǔ.
他人如何欢,我意又何苦。
suǒ yǐ wèn huáng tiān, huáng tiān jìng wú yǔ.
所以问皇天,皇天竟无语。
拼音:huáng tiān jìng wú yǔ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邵谒 唐(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广东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书堂石简介
在粤北翁源县,有一个让翁源百姓引以为傲的唐代文化遗址——书堂石。书堂石筑于三华镇翁江河中心的一个小岛之上,形状极似一艘在激流中逆水而上的航船。岛上岩层重叠,山石嵯峨,书堂石室倚岩而筑,岩墙交错,浑然一体。现虽已残墙断壁,但其结构奇特,古朴天然,傲然屹立,尉为奇观,时常吸引过往游人驻足观望、拍照留影。书堂石之所以让翁源人引以为傲,不仅仅在于其历史的悠久、风景的秀丽,还在于它是翁源名人——晚唐诗人邵谒读书的地方。
邵谒是晚唐时期现实主义诗派的客家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有诗十集,今不存。唯《全唐诗》存其一卷,共三十三篇。因其久居长安,诗名熠熠,世称“岭南五才子之一”。
个人出身
邵谒出生贫贱,但自幼就有鸿鹄之志。他说:“丈夫之志不大,何以佐乾坤。报仇不用剑,辅目不用兵。”希望以自己的才学,为朝廷效力,实现“愿君似尧舜,能使天下平”的政治抱负。
据清代《韶州府志》及清嘉庆版《翁源县志》记载:邵谒年青时,屈为县吏。一天。县令有私客到访,再三令邵铺床待客,邵认为县令有意作贱自己,决不应从,并说:“我是给你们铺床的吗?大丈夫怎能当你们的劳役呢?”县令听后怒发冲冠骂道:“下贱侍从如此大胆,绑出县衙去!”于是,左右差使便将邵谒拖出县衙。邵谒怒不可遏,一边拨刀割断头发挂在门上,一边发誓道:“学苟不成有如此发!”然后振臂离去。
勤学苦读
邵谒离开县衙后,逆流而上,来到距县城十里路的罗江水(即今翁江河)中心——猪麻冲急滩石上筑造书堂。从此,邵不分昼夜,发愤攻读,发髻蓬乱也懒得梳理。乡亲笑他痴呆,他也不以为然,只是束发苦读不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后,他博通经史百家,长于乐府,尤其精通古音律。咸通八年(公元866年),他被举荐到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成了一名国子生。邵在京城期间,或勤学苦练,攻习学业;或聚友集士,吟诗作赋;或谈古论今,讥讽时弊,度过了一生中最畅快的时光。
为官刚正
邵谒在国子监读书很久,和他相好的都是名士,但由于他刚正不阿,写诗作文多针砭时政,不得当政者重用。如其一首《论政》有“内政由腹肱,外政由诸侯;股肱政若行,诸侯政自修;一物不得所,蚁穴满山丘”等诗句;另一首《岁丰》则曰:“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粮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日落长太息。为供豪者粮,设尽匹夫力。天地莫施恩,施恩强者得。”正如明朝嘉靖间翰林学士黄佐所说,邵谒“作诗多刺时事”,“其言凌突而触刚”,敢于抨击统治者和剥削阶级,因此,苦读诗书,诗作“声华奕奕”,“竞不第甲科”。
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国子监助教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十分赏识邵谒才学,对其屡不得志的遭遇颇为同情,便汇集邵诗作《岁丰》、《春日有感》、《寒女行》等数十篇,为之揄扬,以振公道,才使邵谒登上进士第。
人物影响
温庭筠称其诗“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黄佐则赞邵谒曰:“五岭以南,当开元盛时,以诗文鸣者,独谒与曲江公(张九龄)巍然并存。”
邵谒自咸通八年离开家乡后,一直未再归故里,然而家乡人一直怀念他。相传有一年乡里人降巫,巫公自称邵先辈回来了,念诗一首:“青山山下少年郎,失意当年别故乡。惆怅不堪回首处,隔溪遥见旧书堂。”
从那以后,翁源百姓便把他当作神化了的先辈,在书堂石旁建造庙宇供奉。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翁源县知县朱景运特意将邵谒塑像移置堂前正座,并提一联曰:“青山半壁疑黑髻;明月中流尚读书。”
邵谒的数十篇诗今犹在,虽然,在整个唐朝收进《全唐诗》的有近五万首诗,诗人多达二千多人,邵谒及其诗作只能算是满天星斗中一颗闪亮的星星。但是,从现仅存的诗作中可以看到,早在唐代,粤北偏僻客家山村里出了一位勇于正视现实,敢于抨击统治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是难能可贵的。
如今,书堂石的古墙屋迹仍然存在。石山附近,青山对峙,草木丛生。翁江河流经书堂石山脚,一泻而下,数里之内犹可闻哗哗水声,宛如阵阵读书声,又似“日暮啼鹧鸪,芳草萋萋绿。缅想古贤迹,为鼓琴一曲”。
少为县厅吏。有客仓猝至,令怒其不搘床迎待,逐去之。谒遂截髻挂县门上,发愤读书。隐居离县十余里之某湖,环室皆水。平居如里中未冠儿,鬅髺野服。遂工于诗。累应举,年三十,犹未得第。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至京师,为国子生。时温庭筠为主试,颇悯寒苦,乃榜谒诗30首,广为誉扬。释褐后赴官,不知所终。谒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晚唐时期,邵谒在翁源县衙任小吏。一日,有客至,县令指使其铺床接待,邵谒不应,县令怒而斥之,邵谒不服,奋然拔刀截其发悬于县门,并发誓曰:“学苛不成有于发”,之后匆匆离去。邵后来到罗江水(即今翁江)河心小岛上隐居攻读,苦读三年,学业大进,于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赴长安入国子监,得诗人温庭筠赏识并力举,诗名大振,后登进士第。邵谒有诗32首选入《全唐诗》。温庭筠称其诗“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明代进士黄佐赞邵谒曰:“五岭以南,当开元盛时,以诗文鸣者,独谒与曲江公(张九龄)巍然并存。”后来为何邵谒默默无闻?想必是其诗多抨击时事,敢为被压迫者鸣不平,故不得当政者的赏识。如邵谒诗《岁丰》曰:“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士食,贫士无粮畴,安能得稼穑。工佣输富家,日落长太息。为供豪者粮,设尽匹夫力。天地莫施恩,施恩强者得。”另有《自叹》、《寒女行》等篇,都反映了他的疾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