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院春苔径”出自唐代齐己的《谢王秀才见示诗卷》,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o yuàn chūn tái jì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道院春苔径”全诗: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中文译文:
谢王秀才看到展示的诗卷
谁看见少年的心灵,低垂着向着苦涩的吟咏。
后来必须离开他的影响,得到的必定是洞察精深的道理。
道院的春天铺满了苔藓的小径,僧楼的夏天长满了竹子的林子。
天空如此疼爱着才子,又有何须担心他未被世人所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才子们的称赞和赞颂。作者用少年的心灵来形容才子的才情,认为才子们的诗歌低垂着向着苦涩的吟咏,充满了深沉的思考和精神上的折磨。作者希望这些才子们能够脱离世俗的影响,从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洞察,通过修行与修炼,达到境界的提升。作者通过描绘道院春苔径和僧楼夏竹林,展现了才子们与自然的亲近,以及他们通过与自然的联系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才子们的肯定和赞美,认为天空如此疼爱着他们,才子无需担心自己未被世人所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才子们的赞颂和期望。作者通过运用意象的手法,将少年的心灵与才子的才情进行了隐喻,展现了才子们追求艺术和智慧的苦涩与努力。诗中的描绘道院春苔径和僧楼夏竹林,营造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在自然的映衬下,更加突出了才子们与世俗的分离和超越。最后,作者以天空疼爱才子的形象,赞扬了他们的才情和天赋,并同时强调了才子无需担心自己未被世人所知,正是因为他们拥有这份与生俱来的才华和独特的视角,注定会被世人所发现和赏识。整首诗赋予了读者一种深思的空灵与悠远之感,同时也令人对才子们这种特殊的文化群体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佩和羡慕之情。
xiè wáng xiù cái jiàn shì shī juàn
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shuí jiàn shào nián xīn, dī cuī xiàng kǔ yín.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hòu xū lí yǐng xiǎng, dé bì dòng jīng shēn.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dào yuàn chūn tái jìng, sēng lóu xià zhú lín.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tiān rú ài cái zǐ, hé lǜ wèi zhī yīn.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拼音:dào yuàn chūn tái jìng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