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还照长门月”出自唐代羊士谔的《和李都官郎中经宫人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lái huán zhào cháng mén yuè,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秋来还照长门月”全诗:翡翠无穷掩夜泉,犹疑一半作神仙。
秋来还照长门月,珠露寒花是野田。
《和李都官郎中经宫人斜》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翡翠无穷掩夜泉,
犹疑一半作神仙。
秋来还照长门月,
珠露寒花是野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在夜色中,翡翠色的泉水无穷无尽地流淌,仿佛有一半的泉水变成了仙界的存在。秋天的夜晚,月光依然照耀着宫门,同时也照亮了野外的田野,使得那里的花朵上沾满了像珍珠般的露水。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唐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和形容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感受。首先,诗人以翡翠色泉水的形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神秘感,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里的泉水象征着自然的美和宇宙的秩序。其次,诗人通过描述秋天的长门月和野外的花朵,展现了月光的辉煌和野外的生机。月光照亮了宫门,使其更加庄严壮观,同时也通过照射在野外花朵上的珠露,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情感。这种描写方式和意蕴使得诗词具有一种静谧、清新和超越世俗的艺术感。
hé lǐ dōu guān láng zhōng jīng gōng rén xié
和李都官郎中经宫人斜
fěi cuì wú qióng yǎn yè quán, yóu yí yī bàn zuò shén xiān.
翡翠无穷掩夜泉,犹疑一半作神仙。
qiū lái huán zhào cháng mén yuè, zhū lù hán huā shì yě tián.
秋来还照长门月,珠露寒花是野田。
拼音:qiū lái huán zhào cháng mén yuè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