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不知春去”出自宋代王炎的《南柯子》,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hú dié bù zhī chūn q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蝴蝶不知春去”全诗:天末家何许,津头客未归。
柳梢绿暗早莺啼。
蝴蝶不知春去、绕园飞。
选胜多游冶,当垆有丽姝。
青翰载酒泛晴晖。
不忍十分寥落、负花时。
《南柯子》是一首宋代王炎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末家何许,
津头客未归。
柳梢绿暗早莺啼。
蝴蝶不知春去、绕园飞。
选胜多游冶,
当垆有丽姝。
青翰载酒泛晴晖。
不忍十分寥落、负花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和短暂美好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个天末的家庭,津头的客人尚未归来。春天的柳树新芽已经绿了,清晨莺鸟在叫唤。蝴蝶们却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它们在花园中飞舞。许多人选择去游玩娱乐,而在当垆(指汴京津门外的一处聚会场所)上有位美丽的女子。王炎提到了一个名叫青翰的人,他载着酒,在晴朗的阳光下漂浮。诗人不忍心看到这美好的时光过去,怀着对花朵凋谢的感伤。
赏析:
《南柯子》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揭示了人们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感伤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隐喻,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来表达情感。柳树新芽绿暗的景象、清晨莺鸟的歌唱以及园中飞舞的蝴蝶,都是春天的象征,而它们的存在与诗人内心的感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通过描述选胜多游冶和当垆有丽姝,揭示了人们对于消遣娱乐和美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世事瞬息万变,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常性。青翰载酒泛晴晖的形象,传递了一种逝去时光的美好和诗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简练的表达,勾勒出了一幅时光流转、美好即逝的画面,展现了王炎对于短暂而珍贵的时光的感慨和追忆之情。这首诗词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又融入了对人世间瞬息万变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反思人生的无常和美好的短暂。
nán kē zi
南柯子
tiān mò jiā hé xǔ, jīn tóu kè wèi guī.
天末家何许,津头客未归。
liǔ shāo lǜ àn zǎo yīng tí.
柳梢绿暗早莺啼。
hú dié bù zhī chūn qù rào yuán fēi.
蝴蝶不知春去、绕园飞。
xuǎn shèng duō yóu yě, dāng lú yǒu lì shū.
选胜多游冶,当垆有丽姝。
qīng hàn zài jiǔ fàn qíng huī.
青翰载酒泛晴晖。
bù rěn shí fēn liáo luò fù huā shí.
不忍十分寥落、负花时。
拼音:hú dié bù zhī chūn qù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