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没嗟后时”出自唐代高适的《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ǔ mò jiē hòu shí,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汩没嗟后时”全诗:舍下蛩乱鸣,居然自萧索。
缅怀高秋兴,忽枉清夜作。
感物我心劳,凉风惊二毛。
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
如何异乡县,复得交才彦。
汩没嗟后时,蹉跎耻相见。
箕山别来久,魏阙谁不恋。
独有江海心,悠悠未尝倦。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的中文译文和相关赏析:
舍下蛩乱鸣,居然自萧索。
缅怀高秋兴,忽枉清夜作。
感物我心劳,凉风惊二毛。
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
如何异乡县,复得交才彦。
汩没嗟后时,蹉跎耻相见。
箕山别来久,魏阙谁不恋。
独有江海心,悠悠未尝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高适在秋夜思念主簿岑二十的情景。诗人住的地方虽然草蛩声嘈杂,但自己内心却感到萧索。高适在静夜之中产生了追忆高秋时兴的感慨,然而这感慨却在宁静的夜晚里乘凉风吹拂时轻易地被打散了。
赏析:
这首诗以艳丽的描绘手法表达了高适对岑二十的怀念之情。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居住环境的喧嚣与内心的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栩栩如生,营造出了一种幽静的夜晚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与志趣相投的人的相聚的渴望和感慨之情,表明了他对江海远游不知疲倦的心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志同道合者相聚的愿望,表现了高适不屑于境遇和外界干预的豪情壮志。
chóu cén èr shí zhǔ bù qiū yè jiàn zèng zhī zuò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
shè xià qióng luàn míng, jū rán zì xiāo suǒ.
舍下蛩乱鸣,居然自萧索。
miǎn huái gāo qiū xìng, hū wǎng qīng yè zuò.
缅怀高秋兴,忽枉清夜作。
gǎn wù wǒ xīn láo, liáng fēng jīng èr máo.
感物我心劳,凉风惊二毛。
chí kū hàn dàn sǐ, yuè chū wú tóng gāo.
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
rú hé yì xiāng xiàn, fù dé jiāo cái yàn.
如何异乡县,复得交才彦。
gǔ mò jiē hòu shí, cuō tuó chǐ xiāng jiàn.
汩没嗟后时,蹉跎耻相见。
jī shān bié lái jiǔ, wèi quē shuí bù liàn.
箕山别来久,魏阙谁不恋。
dú yǒu jiāng hǎi xīn, yōu yōu wèi cháng juàn.
独有江海心,悠悠未尝倦。
拼音:gǔ mò jiē hòu shí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