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终日静相向”出自宋代陈著的《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yún zhōng rì jìng xiāng xià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白云终日静相向”全诗: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译文:
浮躁的世俗如滔滔江水一般奔流,谁能够守住古老的道路、保持纯朴的生活。
白云整日静静地朝向远方,紫气时而降临并停留。
鸟儿啼叫已经呼唤着春天的到来,醉骡儿曾经怀念过往的游玩。
山林中的欢乐事物输给了你的早逝,而我却还未遇到仙家的炊烟已经转身离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纯朴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以浩渺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白云、紫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与此同时,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浮躁和喧嚣以及对个人遗憾的描写,更加凸显了对宁静和纯朴生活的渴望。
诗中的"薄俗滔滔逐水流"描述了社会的浮躁和喧嚣,而"谁能古道两绸缪"则表达了诗人对返璞归真、守住传统的向往。"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描绘了宁静祥和的景象,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的最后两句"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用寓言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人认为自己错过了享受山林之乐的机会,而那些美好的事物已经离他而去。"仙炊"象征着仙家的炊烟,意味着诗人对纯洁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这样的机会已经失去了。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意境,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纯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它呈现了一种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给人以深思和感慨之情。
cì yùn zhào jǐng wén jiàn jì huái qīn
次韵赵景文见寄怀亲
báo sú tāo tāo zhú shuǐ liú, shuí néng gǔ dào liǎng chóu móu.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bái yún zhōng rì jìng xiāng xiàng, zǐ qì yǒu shí lái gèng liú.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tí niǎo yǐ hū chūn dào le, zuì lǘ céng jì jiù yóu bù.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shān lín lè shì shū jūn zǎo, wèi yù xiān chuī yǐ zhuǎn tóu.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拼音:bái yún zhōng rì jìng xiāng xiàng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二养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