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过我书斋无一事”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过我书斋无一事”出自宋代杨适的《绝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uò wǒ shū zhāi wú yī sh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过我书斋无一事”全诗

《绝句》

过我书斋无一事

尖头奴有五兄弟,十八公生四客卿。
过我书斋无一事,似应终日待陶泓。


赏析


诗词:《绝句》
朝代:宋代
作者:杨适

尖头奴有五兄弟,
十八公生四客卿。
过我书斋无一事,
似应终日待陶泓。

中文译文:

奴仆中有五个兄弟,
后妃生了四位贵族。
他们途径我的书斋,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仿佛整天都在等待陶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主人公杨适的书斋周围,有一群奴仆和宫女,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份特殊的关系。

首句中的“尖头奴”指的是奴仆,这里用独特的形容词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形象。接着,诗人描述了这些奴仆的家族情况,有五个兄弟,而宫女也有四位贵族的身份。

第三句表明,尽管这些人常常途径杨适的书斋,但却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他们去做。这句诗针对的是传统社会等级制度下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对称,勾勒出了尊贵与平凡之间的距离。

最后一句,诗人提到了陶泓,他是一位文人,并且在同一时代和地区与诗人生活。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提醒我们在文人世界中,即使是普通的奴仆和宫女,也可能因为贵族的身份而填补了时间。这个对比揭示出宫廷和文人社交圈的不同世界,以及这种不对等关系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和鲜明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等级制度和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思考和触动。同时,也从中反思了文人世界的虚浮和不现实的一面。

“过我书斋无一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ué jù
绝句

jiān tóu nú yǒu wǔ xiōng dì, shí bā gōng shēng sì kè qīng.
尖头奴有五兄弟,十八公生四客卿。
guò wǒ shū zhāi wú yī shì, shì yīng zhōng rì dài táo hóng.
过我书斋无一事,似应终日待陶泓。

“过我书斋无一事”平仄韵脚


拼音:guò wǒ shū zhāi wú yī shì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作者简介


杨适杨适,字安道,慈溪(今属余姚大隐)人,人称“大隐先生”,宋代学者、教育家,庆历五先生之一。

作者介绍


杨适的生平

  早年隐居大隐山,以县学教师为业,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行义闻名乡里,人称大隐先生,自署慈川逸民。宋庆历年间(1041—1048),明州太守荐为遗逸,不就。嘉祐六年(1061年),以荐授将仕郎,又试太学助教,皆不赴。与楼郁、杜醇、王致、王说聚鄞县妙音书院,立孔子像,讲贯经史,学者尊为宗主,开四明讲学风气。其后5人又各创书院,收聚生徒,历30余年,弟子甚众,世称庆历五先生。

  明律历,晓兵法,隐居于大隐山,人称大隐先生。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以行义闻于乡里。以文学行义闻于乡里,人皆不敢道其姓名,以先生目之。嘉祐六年(1061)以荐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不赴。享年七十六。熙宁二年(1069)以前卒。事迹参《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翼》卷三六。《全宋词》据《宝庆四明志》录存其词1首。

  当年范仲淹任越郡太守时,欲见焉。杨适到了其府上时仍不有所求。邂后,又与另一著名词人林逋、同郡王致等交为挚友;在钱塘太守钱公辅等人的推荐之下,仁宗时诏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职。仍不受,辞而归山林焉。去世时县令特命以“大隐先生”号之。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