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上舞衣”出自宋代周紫芝的《南柯子(方钱唐出侍儿,范谢州要予作此词)》,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i huā shàng wǔ y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飞花上舞衣”全诗:蝉薄轻梳鬓,螺香浅画眉。
西湖人道似西施。
人似西施浓淡、更相宜。
画烛催歌板,飞花上舞衣。
殷勤犹劝玉东西。
不道使君肠断、已多时。
《南柯子(方钱唐出侍儿,范谢州要予作此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紫芝。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蝉薄轻梳鬓,
螺香浅画眉。
西湖人道似西施,
人似西施浓淡,更相宜。
画烛催歌板,
飞花上舞衣。
殷勤犹劝玉东西,
不道使君肠断,已多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温婉、娴静的美丽景象,通过西湖和西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美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主题围绕着女性之美、艺术和时光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使用了华丽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古老而优美的画卷。首先,诗人用"蝉薄轻梳鬓"来形容人的发髻,融入了自然界的元素,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接着,"螺香浅画眉"描绘了人物的眉毛,细腻而含蓄,给人以温柔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西湖,将西湖与西施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西湖以其秀美的风景而闻名,被认为是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诗人将西湖与西施相比,赋予了西湖人的美丽和魅力。"人似西施浓淡,更相宜"意味着西湖的美景与西施的美貌相得益彰。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艺术的场景,画烛催歌板,飞花上舞衣。这里通过描绘烛光、歌声、纷飞的花瓣和舞动的衣裳,展现了一个热闹而美丽的场景,象征着欢乐和艺术的融合。
最后两句"殷勤犹劝玉东西,不道使君肠断,已多时"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思念和失落之情。诗人感叹使君(指作者自己)内心的痛苦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既有对美丽事物的追求,又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华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融入了自然、艺术和个人情感的元素,给人以深深的感慨和遐思。
nán kē zi fāng qián táng chū shì ér, fàn xiè zhōu yào yǔ zuò cǐ cí
南柯子(方钱唐出侍儿,范谢州要予作此词)
chán báo qīng shū bìn, luó xiāng qiǎn huà méi.
蝉薄轻梳鬓,螺香浅画眉。
xī hú rén dào shì xī shī.
西湖人道似西施。
rén shì xī shī nóng dàn gèng xiāng yí.
人似西施浓淡、更相宜。
huà zhú cuī gē bǎn, fēi huā shàng wǔ yī.
画烛催歌板,飞花上舞衣。
yīn qín yóu quàn yù dōng xī.
殷勤犹劝玉东西。
bù dào shǐ jūn cháng duàn yǐ duō shí.
不道使君肠断、已多时。
拼音:fēi huā shàng wǔ yī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仄韵) 去声五未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
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无豫章生硬之弊,亦无江湖末派酸饀之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其诗在南渡之初,则特为秀出,足以继眉山之后尘,伯仲于石湖剑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