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红旗遮头白”出自唐代元稹的《和乐天示杨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ān dé hóng qí zhē tóu bái,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安得红旗遮头白”全诗: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
我语杨琼琼莫语,汝虽笑我我笑汝。
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
江陵王令骨为灰,车来嫁作尚书妇。
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和乐天示杨琼》是唐代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在江陵少年时,
知道有杨琼初次出现。
她身材瘦小,歌声圆润动听,
看起来年纪大约十六七岁。
去年十月我去苏州,
琼前来拜访,我不认识她。
她青衫玉貌去了哪里,
我怎能让红旗遮住她的头。
我对杨琼说:“琼啊,别说话,
虽然你笑我,我也笑你。
你现在已不再是那个小腰身,
不像当年在江陵时那个美丽的女子。”
杨琼为我唱歌敬酒,
你是否还记得江陵县中的日子。
江陵王的遗骨已成灰烬,
车子来了,嫁给了尚书的妇人。
卢戡成了进士,严涧也有所成就,
其他的人死去了十八九。
我今天祝贺你,也为自己感到自豪,
你能老去,留下一头白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元稹写给杨琼的一首诗,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变迁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元稹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在江陵的日子,那时他认识了杨琼。描述了杨琼身材瘦小,歌声动听的特点,并称赞了她的美貌。然后,诗人回忆起去年十月在苏州时,杨琼前来拜访他,但他却不认识她了。他感叹杨琼的青衫玉貌不再,难以接受她已经改变的事实。
接着,元稹与杨琼互相开玩笑,他们彼此笑对方。诗人注意到杨琼已经不再是少年时那个窈窕的女子,暗示时间已经改变了她的容貌和状态。
在诗的后半部分,元稹提到杨琼为他歌唱并敬酒,询问她是否还记得他们在江陵的时光。然后,他提到江陵王已经死去,杨琼嫁给了尚书。他还提到卢戡和严涧的成就,但也提到其他许多人已经去世。
最后,元稹祝贺杨琼能够老去,留下一头白发,并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整首诗词通过对杨琼的描绘和回忆,表达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以及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所经历的变化。同时,诗人对杨琼的祝福也暗示了他对她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既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又展现了对现实变迁的接受和祝福。
hé lè tiān shì yáng qióng
和乐天示杨琼
wǒ zài jiāng líng shào nián rì, zhī yǒu yáng qióng chū huàn chū.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yāo shēn shòu xiǎo gē yuán jǐn,
腰身瘦小歌圆紧,
yī yuē nián yīng shí liù qī.
依约年应十六七。
qù nián shí yuè guò sū zhōu, qióng lái bài wèn láng bù shí.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qīng shān yù mào hé chǔ qù, ān dé hóng qí zhē tóu bái.
青衫玉貌何处去,安得红旗遮头白。
wǒ yǔ yáng qióng qióng mò yǔ,
我语杨琼琼莫语,
rǔ suī xiào wǒ wǒ xiào rǔ.
汝虽笑我我笑汝。
rǔ jīn wú fù xiǎo yāo shēn, bù shì jiāng líng shí hǎo nǚ.
汝今无复小腰身,不似江陵时好女。
yáng qióng wèi wǒ gē sòng jiǔ, ěr yì jiāng líng xiàn zhōng fǒu.
杨琼为我歌送酒,尔忆江陵县中否。
jiāng líng wáng lìng gǔ wèi huī,
江陵王令骨为灰,
chē lái jià zuò shàng shū fù.
车来嫁作尚书妇。
lú kān jí dì yán jiàn zài, qí yú sǐ zhě shí bā jiǔ.
卢戡及第严涧在,其馀死者十八九。
wǒ jīn hè ěr yì zì duō, ěr dé lǎo chéng yú bái shǒu.
我今贺尔亦自多,尔得老成余白首。
拼音:ān dé hóng qí zhē tóu bái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和白居易是一对好友。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谊”,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也为人津津乐道。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芳20的韦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校书郎。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从考证了,但出身高门的韦丛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元稹。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可是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此时的31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最著名就是: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用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任何女子都不能取代韦丛。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三首》作于韦丛去世后两年。虽然就在同年,元稹即在江陵府纳了妾,有些言行不一,但是他对韦丛的感情是真挚的。我们不能用王维终不再娶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
是的,也许我们无法像元白那样风雅相深,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患难与共;也许我们无法拥有像韦丛一样的贴心爱人,但可以像他们一样去关心身边的人。